打殺了這些人,居然還住在不凍河不走,實在有些愚蠢,然而寧白峰知道,以元泰如今霸道的性子,逃跑這事估計做不出來。
寧白峰沉聲問道:“戰鬥驚天,卻為何沒有戰場遺蹟?”
武廟配祀說道:“因為戰場被一本書託到了雲中。”
一本書托起一座戰場,聽起來好生誇張。
但寧白峰知道,一些儒家大修士,確實有這樣的手段,然而大燕王朝並沒哪家書院有這樣的大儒。
寧白峰再次問道:“這兩人是什麼人?”
武廟配祀想了想,說道:“陳國大儒陳松風,欽天監的扶龍士顏子石。”
聽到最後一個稱謂,寧白峰愣了一下,“扶龍士是什麼?”
武廟配祀解釋道:“大燕欽天監奉養的練氣士,他們統稱扶龍士,除了護衛上都,同時還隨軍出征,而顏子石就是扶龍士的首領。”
得到這個答案,寧白峰問出最後一個問題。
“這麼大的事,為什麼沒有報上回元山?”
他沒有問兩位大修士的修為境界,因為那沒有意義;也沒問陳國大儒為何來回元山附近除妖,因為這個問題很蠢。
寒城距離回元山不遠,甚至可以說是回元山的自留地,也可以說是大燕王朝留在回元山眼前的一顆釘子。
這麼大的事,必定會驚動回元山,但山內卻無任何訊息。
這不合理。
而且,竹蜻蜓是他今天早上才收到,而事情卻發生在數天之前。
這其中必然有問題。
武廟配祀靜靜的看了白衣青年片刻,說道:“你們回元山駐守在寒城的弟子,已經與那些高官子弟一起死了。”
“並且,回元山於五天前已經對外封山,理由是籌備雲臺論劍。”
寧白峰極為詫異。
駐外弟子不上報訊息,私自參與他人除妖,已經有些問題。
回元山對外封山的事情,山內卻是絲毫不知,就連離開時姜楓都沒說到這事情,顯然同樣不知封山之事。
寧白峰冷靜下來,靜思這其中的問題。
武廟配祀再次喝了一口酒,將酒壺放在桌上,默默離開。
半個時辰之後,寧白峰走出寒城,在城外樹林裡御劍而起,南下上都。
......
......
儘管知道此時最正確的決斷是返回回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