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容城時,放眼望去終於不再都是軍營的漢子了,外逃的百姓也都陸陸續續地回容城。
而朝廷派來的五萬軍隊也在一天之後到達了容城,十一萬多的軍隊在忙活完容城的建設問題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宜城,開始重建這個破敗的城池。
而此時關於這場西境之戰的所有訊息也都全部傳到京城了,而後又傳向東晉的其它城池。
東晉朝堂
“寧俊能以一己之力智退敵軍數萬之眾,守住我東晉疆土,實乃我東晉不可多得的良將之選。
來人,立即擬旨,封其為正三品驍騎大將軍,賜驍騎將軍府,黃金萬兩,良田千畝,珠寶絲帛若干,著其處理好邊關事宜後帶兵回京述職,至於迎接大軍凱旋和論功行賞之事就由澤兒你全權負責吧!”司馬桀滿臉笑意地對著下面的太子司馬澤說道。
“兒臣遵旨!”司馬澤恭敬地彎腰行禮,蒼白的臉上表情淡然。
“現我援軍已到,駐守西境兵馬已有十餘萬人,遠超於現西楚石城兵力,有能力給予反擊,接下來我軍是戰是和,諸位愛卿意見如何?”
封賞之事已經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去辦,針對這次西楚反約之事的處理方法司馬桀開口詢問起下面的大臣。
“依臣之見,應派兵前去石城攻打!”
“臣也認為理應出兵!”
“依臣之見,不應派兵,畢竟兩國百年之交,可派使臣前去講和!”
“臣也覺得應講和!”
司馬桀的話落,下面的大臣頓時分作兩派爭得不可開交,支援出兵的大都是武官,而大多數文官都支援講和。
司馬汐站在下方靜靜地看著周圍吵吵鬧鬧的眾人,想起自己今早上收到的那封不知何人派人送來的密信,心中震驚不已,他的腦中快速權衡著利弊,最終還是選擇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司馬汐的話落,大殿上的爭論之聲漸漸減弱,俱都將目光投向了司馬澤身旁的五皇子司馬汐,不明白一向低調只安靜做事的皇子今日怎麼一改往日的沉默。
“哦?說吧!”坐在龍椅上的司馬桀也好奇地開口。
“兒臣以為我東晉不應再出兵!
此戰雖是西楚反約在先,我軍出兵攻打名正言順,而且雖我軍剛勝了西軍,士氣也正盛。
但我軍之前損耗也不小,若我們出兵,他們必會全力反擊,西楚素以騎兵聞名,兩軍若是交戰,必是一場勝負難分的持久戰,軍需物資必定大量供應,此舉實在勞民傷財。
最重要的是北衛對我國一直虎視眈眈,若我們和西楚大戰,他們必會趁虛而入,而同樣野心勃勃的南唐也將會出兵我國,屆時以一敵三,結果可想而知。
西楚反約在先,到底失了自己的顏面,我們不如趁機與其講和,他們必定心懷愧意和感激,將來若是大舉北衛進犯,也許能出手相助!”
司馬桀看著下方侃侃而談的五子,震驚中帶著深深的忌憚。
原來這一個孩子也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