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思科公司就依靠路由器和交換機在2000年初,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接近6000億美元!
如今就算網際網路還沒完全興起,但路由器和網路交換機的作用性也依舊很大。
公司內部可以組裝公司區域網,學校可以組建校內區域網,電腦房組建區域網……特別是對於企業來說,辦公效率將會大大提升。
趙燁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將來開網咖做準備。
其實,國內現在已經通網了。
早在1986年,國內“中國學術網”啟動,簡稱CANET。1987年9月,CANET在BJ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內正式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節點,並於9月14日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l we can reac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就在去年,也就是1988年,中國第一個X.25分組交換網CNPAC(主幹網)建成,當時覆蓋BJ、上海、廣州、瀋陽、西安、武漢、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透過這個“X.25主幹網”,基本能夠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端連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訊。
不過,這都不算正式接入Internet。
中國一開始接入Internet,是被美國拒絕的,美國政府以Internet上有許多科技資訊和其它各種資源,不能讓社會主義國家接入。
這個事情談了很久,直到1994年4月20日,NCFC(中國國家計算機與網路設施)工程透過美國Sprint公司連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線。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此事被中國新聞界評為1994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被國家統計公報列為中國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比美國慢,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因素是路由器。在“NCFC”建設中,最關鍵的裝置也是路由器。
在NCFC設計階段,因為巴統及美國對出口的限制,中低檔水平的路由器裝置也不能進口。一期實驗工程中得到的DECRouter,只能支援19.2Kbps的速率,並且只支援DECnet協議,不能執行TCP/IP。對光纜高速網路,路由器應能支援10Mbps速率的通訊,並執行TCP/IP協議。
當時國內生產不出路由器,又進口不了路由器,導致NCFC的發展出現了滯後。
要知道,NCFC工程是在1990年5月提出的,到後來成功,一共花了4年多的時間。
無疆通訊技術公司現在就開始開發路由器,等國家提出NCFC工程時,無疆集團就能直接向國內提供大量的路由器,讓中國人提前享受到網際網路衝浪的快樂!
無疆集團甚至還能成為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就跟前世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瀛海威一樣,既提供上網撥號服務,又提供網站服務。
這個時期做網際網路公司,基本上都在虧錢,不過無所謂,到時候去納斯達克走一遭,上市敲鐘,公司就有錢了,轉瞬間就能回本了。
網際網路泡沫時破滅時,就抄底,然後退市。
薅完羊毛就走。
不讓美國人分享網際網路公司成功的收穫!
就是這麼老六!
陸嘉翻看資料,仔細閱讀,資料裡面,趙燁詳細地介紹了美國Internet,並且做了很多大膽推測,比如全球互網,所有人只要上網,就可以聯絡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人。
陸嘉看完這份資料,忽然意識到,老闆說的事情可能是真的,這也就意味著路由器的市場將會非常大。
其實,這已經算是很保守了,趙燁沒說可以網上線上購物、看電影聽音樂、玩大型網路遊戲,怕陸嘉接受不了。
再就是沒必要說,以現在的技術,短時間內根本實現不了,能夠發個電子郵件、上上網瀏覽BBS,就可以很不錯了,還要什麼腳踏車啊……
“老闆,這份資料很寶貴,透過這份資料,我已經看到了網路交換機和路由器的未來應用場景,真是前景廣闊啊!”陸嘉感慨地嘆道。
趙燁撇撇嘴,你看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