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計算機技術其實並不比美國差多少。
在1978年,蘇聯人巴貝揚就率領團隊研究出全世界第一臺超標量計算機brus取名自蘇聯及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取這個名字,不難看出當時的蘇聯人對Elbrus1這款電腦是非常驕傲自豪的。
在巴貝揚開始研發Elbrus3時,蘇聯還完成了32位El90微處理器設計。
這一專案的負責人叫做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
不過在政局動盪之下,Elbrus3專案的研究經費突然中斷,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原來歷史上選擇了移民美國,然後加入了英特爾公司,成為英特爾公司的CPU首席工程師,並且把Elbrus小組開發的先進技術也帶到了英特爾公司。
&n奔騰處理器就是以Pentkovski彭特科夫斯基的名字命名。其實彭特科夫斯基到美國後,Elbrus團隊一直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直到1999年,他的名字才出現在一本技術刊物上。
趙燁這時來到龍芯公司,主要是跟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以及Elbrus團隊見一面。
是的,沒錯,這一世,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以及Elbrus團隊被挖到了無疆集團,赫然改變了歷史!!!
趙燁在前往龍芯公司的路上,內心有些興奮,他回想起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的生平事蹟,不禁喃喃自語道:“前世,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等人為英特爾公司效力,使得英特爾公司成為西方世界第一家採用超標量結構技術的公司,並在後來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成為西方世界領頭羊。然而,這一世,英特爾沒有這個機會了。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等人所帶來的超標量結構技術將會屬於龍芯公司……”
很快,趙燁就趕到龍芯公司,跟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等人見了面,並表現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最後則委以重任,讓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擔任CPU首席工程師。
說實話,龍芯公司CPU部門裡面能夠挑大樑的人並不多,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的加入,無疑極大的加強了CPU部門的研發能力。
不過,龍芯公司設定了多個CPU首席工程師,弗拉基米爾·彭特科夫斯基只是其中之一,因為他們研究的專業方向不同。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龍芯公司的晶片會進行細分,在龍芯框架的基礎下,進行模組化設計,有面向PC的,有面向手機的,有面向伺服器的,有面向工業的等等……
這一段時間,加入中國的蘇聯人才越來越多,不少人都是某些領域的超級牛人,主要從事晶片、計算機、通訊、精密加工、材料、化工、航空航天、發動機等領域的研究。
這些人才的加入,極大的緩解了無疆集團在科研方面的人才短缺問題。
此時的歐美各國,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的從蘇聯挖人,而是在金融領域對蘇佈下了陰謀詭計。
不知傳聞中萬塔計劃是否屬實,是否從蘇掠奪了幾十萬億美元?
雖然這個資料存疑,但是毫無疑問,西方世界肯定沒少賺。
趙燁並沒有趁此機會去做這些事情,不想成為瓦解蘇的劊子手,這與他在蘇聯所建立的人設不相符。
趙燁看重的是蘇聯的人才,要是讓加入無疆集團的蘇聯人知道,無疆集團也是劊子手之一,那這些蘇聯人還會心甘情願留在無疆集團工作嗎?
況且,若是跟歐美國家搶食,怕是會惹禍上身。
……
九十年代初,中國已經有很多倒爺了。
其中,最大的倒爺當屬星海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