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國家剛剛釋出了1988年的GDP資料了!”劉茵茵走上前,對趙燁開口說道。
“哦,國家去年的GDP是多少?”趙燁詢問道。
“3.25萬億元人民幣!”
劉茵茵回答道,頓了頓,補充道,“比1987年的GDP增加了1.21萬億元!”
趙燁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微笑。
說起來,前世的中國在1988年的GDP只有1.52萬億元。
然而,這一世,受無疆集團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十分迅猛!
主要是電子產品和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發展起來了,無需花費美元向國外進口。
反而還因為無疆集團,讓國家得到了大量的外匯,有了外匯,國家就能引進先進的生產裝置,創造更高的GDP,形成良性迴圈。
當然了,無疆集團本身的營收也是非常之高,大約佔到了國家GDP的5%。
趙燁回憶了一下,前世,中國要到1993年,GDP才突破3.5萬億元,如今卻在1988年就實現了,說明無疆集團建立這四五年以來,對國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經濟強大,也就有財力去發展軍工產業。
儘管趙燁不清楚國家現在的軍事力量究竟如何,但是肯定要比前世同時期要強大一些。
不過,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程序應該比較慢,還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形成的主要以地面力量進行大縱深快速突擊來贏得勝利的戰爭思想。
時代變了,戰爭的模式也變了。
趙燁很清楚現代化作戰的方式,主要以空中技術裝備成為戰爭中的核心力量,電子戰飛機、隱形飛機、精確制導武器被廣泛應用,使得戰爭由機械化時代走進了資訊化時代。在這種作戰模式下,傳統的戰略縱深理論基本失去了意義,戰場空域變得空前廣大,沒有了前線與後方之分,不必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交戰雙方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打擊對方的核心目標,真正實現了“決勝於千里之外”。可能雙方軍隊還沒有碰面就勝負已分。
無疆集團發展壯大之後,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會涉足軍工產業,比如晶片、零配件加工、軟體、作業系統等等……
軍方都有跟無疆集團合作。
無疆能拒絕嗎?不能。
既然不能,那麼還不如主動擁抱,把無疆發展成為中國的波音、雷神、洛克希德馬丁、通用動力……
想要不受人欺負,軍事力量必須強大。
天工科技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都有發展成為軍工巨頭的潛力。
……
此時,趙燁不急於在遊戲市場上推出「戰斧」,因為還有很多遊戲軟體還沒開發好,另外就是「戰斧」家用遊戲機的備貨不足,目前僅有100萬臺左右。
看似100萬臺很多,事實上,僅日本遊戲市場,一週不到就有可能會售罄。
所以,最少也要儲備500萬臺「戰斧」家用遊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