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
天工科技公司。
趙燁看向天工科技公司的高層,開口做出指示:“德國的精密加工技術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先進的技術我們買不到,難道我們還挖不到精通技術的人才嗎?”
“不要在乎錢,給我猛挖德國的精密加工人才!!!”
趙燁豪氣干雲,視金錢如糞土,對人才的重視,超乎眾人的想象。
眼下,德國還分為西德和東德。
分裂的好啊,有利於天工科技公司挖人。
如果光憑國內這些科研人員埋頭苦幹,程控機床不是發展不起來,而是需要的時間比較漫長。
德國精密加工人才挖過來,本身就自帶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天工科技公司科研水平。
所以,閉門造車是要不得的。
趙燁交代完這些事情之後,便離開了。
精密加工,並不是他的強項,還是讓專業人士自己去搞吧,他就努力賺錢,為天工科技提供充足的彈藥,拼命的挖德國工程師就對了。
……
回到集團公司,趙燁宣佈成立CD研究所,對CD做進一步的開發。
首先自然是開發CD光碟機,飛利浦提供的第一代光碟機速度太慢了,只有150KB/S,只能當做一個計量單位,於是這一標準也奠定了幾倍速光碟機這一光碟機獨特的叫法。
CD遊戲至少需要四倍光碟機,才能滿足要求。
這方面,前世網上資料多的是,要不是限於硬體條件,趙燁還可以開發更高倍數的光碟機。不過,4倍光碟機目前已經夠用了,往後再提速即可。況且,產品更新換代,又可以多賣一次。這麼做是每一個合格資本家都應該擁有的美好品格。
所以,有些產品倒也沒有必要開發的那麼先進。
另外就是在CD標準基礎上,開發新的CD格式,比如VCD、CDR等等。
VCD,前世在中國火的一塌糊塗,大多數國人都知道它。
它其實就是採用CDROM XA格式,以全動態的MPEG1格式儲存影音資料的光碟,可以在VCD Player上直接播放。
CDROM XA是CDROM規格之架構延伸,它對CD的儲存格式做了小幅度的修改,使其可以存放語音和影像的資料。最初是由飛利浦、索尼和微軟於1989年對黃皮書(CDROM)的補充而制定的。
顯然,現在才1987年,無疆集團有幸可以插一腳進去。
無疆集團為什麼要花巨資購買CD專利授權,不可單單只是為了開發CD家用遊戲機,實則還準備參與CD標準制定,率先把CDROM XA開發出來。
另外,無疆集團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MPEG1,這是影片和音訊有失真壓縮標準,直到1990年,該影片壓縮演算法才完成。1992年底,MPEG1正式被批准成為國際標準。
MPEG1影片壓縮演算法在趙燁看來,非常簡單。
他還有更厲害的影片壓縮演算法,但完全沒有必要拿出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