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
諸葛亮和郭嘉制定了科舉的規則,送到殿內讓葉君過目,龍唐之地戰火降臨,百業待興。
這些時日可把葉君忙碌壞了,城池的修築,百姓過冬糧食的儲備。
逃兵佔山為王,搶奪過往百姓。
看著錦衣衛送來的摺子,葉君陷入忙碌中,每次攻陷一座帝國就會出現這些問題。
這也證明了那句話,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治理天下更難。
忽見諸葛亮,郭嘉二人進入,葉君緩緩放下手中奏摺,示意他們落座。
“孔明,奉孝,科舉的事情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諸葛亮道:“回陛下,微臣和郭大人商榷之後,制定了科舉的規則和制度,還請陛下過目。”
隨著話音落下,他移步上前,把奏摺放在葉君面前案牘上,後者拿起摺子快速瀏覽一遍。
葉君十分滿意的點點頭,顯然對諸葛亮二人制定的科舉制度和規則非常的看好。
兩人在摺子裡提到的核心內容就兩個字,那就是——公平。
大夏的科舉面前天下任何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參加科舉。
能否進去夏國廟堂為官,全憑真正的才學和本領。
葉君知道這道摺子將會改變很快普通百姓的命運,可以讓他們鯉魚躍龍門。
天下寒士盡歡顏啊!
“孔明,奉孝,就按照你們摺子上的內容去頒佈詔文,科舉就定在明年秋天。”
諸葛亮點頭,“秋闈的話,時間比較充裕,可以讓前來參加科舉的學子有準備的時間,有些人路途遙遠,單單趕路就需要好幾個月時間。”
葉君點頭,“正是因為如此,但是在入冬之前,必須把佔山為王的逃兵全部處理掉,這些人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朕不想讓他們成為學子的威脅。”
“科舉面向天下,自然要確保每一位參加學子的安危,不然大夏威嚴何在?”
諸葛亮和郭嘉紛紛點頭,覺得葉君言之有理,後者又道:“孔明,奉孝,朕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和你們商量。”
兩人目光匯聚在葉君身上,“兩位愛卿,朕打算引商人進入長安城,從而來快速發展長安。”
諸葛亮怔了下,似懂非懂,“陛下此言何解?”
葉君又道:“其實就是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