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在大漢停留太久,因為他覺得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就連忙趕回金陵。
原因有二。
第一,葉君需要知道關於大漢,龍唐,天明三國的訊息。
第二,長時間留在大漢,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皇宮內。
葉君接到訊息,得知諸葛亮歸來,連忙走出大殿,朝著宮門走了過去。
宮門口等了很久,車輦終於出現了。
諸葛亮身影出現,見葉君端立在正前方,連忙迎了上來,“微臣拜見陛下。”
葉君微微抬手,把諸葛亮扶起,“孔明不必多禮,此行大漢辛苦了。”
諸葛亮道:“讓陛下擔憂了,好在一切順利。”
葉君道:“大漢半年,孔明可有收穫?”
諸葛亮點頭,“半年時間,微臣收穫頗豐。”
話落。
他轉身朝著車輦走了過去,從車廂內取下幾本古籍,再次回到葉君身邊,“陛下想要的東西,都在這裡。”
葉君道:“回宮,給朕慢慢講一講。”
接下來半個月時間,葉君和諸葛亮一直在御書房內,從帶回來的地誌圖,和諸葛亮在大漢的所見所聞,以及他收集的資訊,兩人終於完成了葉君繪製的那幅地誌圖。
對大漢,天明,龍唐的位置,疆域,城池,有了最基本的瞭解。
同時對大漢的瞭解比較多,按照諸葛亮帶回來的訊息,現在大漢國的實力,與夏國旗鼓相當。
這樣說吧,算是各有所長。
那麼龍唐,天明的實力,應該不必大漢弱,由此可見,這三座帝國的實力幾乎和夏國一樣。
夏國因為有葉君的存在,所以發展的比較超前,速度比較快一些。
但是畢竟一統的時間太短,底蘊還是有些薄弱,龍唐,大漢,天明三國彼此之間是有摩擦。
卻沒有傷到他們的國本,三國聳立多年,國之根基堅固,這一點是夏國不能比的。
葉君看著眼前的地誌圖,十分滿意的點點頭,“孔明,你此去大漢,真是功不可沒,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諸葛亮淡聲道:“陛下,其實微臣此去大漢,能夠有如此豐厚的收穫,還要感謝一個人。”
葉君怔了下,“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