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之後。
南唐使臣帶著震撼的心情離開皇宮,冬日大瓜,香甜可口,夏國之地,神乎其技。
宮牆外,一名南唐使臣低聲道:“李大人,方才宴會上那西瓜,夏國到底是如何種植出來的,時至深冬,天寒地凍,萬物枯萎,怎麼可能種植出水果?”
李淳一臉茫然,“本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此番要不是親自入夏,真的不敢相信,傳聞中已是行將就木的夏國,其實強大無比,底蘊雄渾可怕。”
說到這,他頓了下,繼續道:“你們應該聽說過,北境戰場上,夏軍的兵器要比北秦還要鋒銳,這麼多年來,北秦一直自詡他們的兵器鍛造之術是天下第一,可夏國卻不顯山不露水就超過了北秦。”
那名使臣道:“是啊,夏國逍遙王給人感覺深不可測,好像天下有一切盡在他掌握中,難怪他會被譽為天下第一智者。”
李淳道:“有些人名聲在外,不過是徒有虛名,但夏國逍遙王卻是有真材實料的,方才我們吃的西瓜,還有哪些蔬菜,都出自逍遙王之手。”
“貴為夏國最尊貴的皇子,卻鍾情於農業種植,他可是真正的全才,據我所知,與我們合作的聚寶商會,其實背後也是逍遙王在操縱。”
使臣又道:“李大人,逍遙王如此優秀,難道夏皇就不擔心?”
李淳道:“這就是夏國強大的原因,天下傳聞夏皇多疑,喜猜忌,可他對太子和逍遙王卻深信不疑,父子同心,何愁天下不定。”
“傳聞並非空穴來風,但卻絕非全部是真,此次入夏,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大國,我們與夏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對南唐絕對百利而無一害。”
使臣點點頭,“要是這一次我們能得到夏國的兵器,以後再也不用忌憚南梁的進犯。”
李淳道:“是啊,先回驛館,把訊息傳給吾皇,有了夏軍的援助,邊境與南梁的大戰,必將能輕鬆獲勝。”
.........
另一邊。
群英殿內。
夏皇目光看向葉君,開言道:“君兒,西瓜都成熟了,那你說的紅薯,是不是也要成熟了。”
葉君點點頭,“快了,再有個半月,紅薯就熟了,到時候父皇可以親臨西山,看看畝產千斤的紅薯長什麼樣子。”
夏皇龍顏大悅,繼續道:“君兒,既然夏有紅薯和土豆,是不是南唐的給的五百萬石糧食有點太少了。”
葉君道:“父皇,每年五百萬石,可以解決部分大軍糧草的問題,另外,眼下紅薯和土豆還沒有推廣到全民種植,所以我們還是很需要這五百萬石糧食的。”
說到這,他頓了下,繼續道:“父皇,與南唐建立良好邦交,我們不是衝五百萬石糧食去的,南唐真正的用途是幫我們牽制南梁國。”
“南梁和北秦素來關係密切,要是夏國與北秦開戰,南梁大軍一定會助北秦,到時候南唐國就有作用了。”
夏皇十分滿意的點點頭,笑道:“還是你小子深謀遠慮,既然把南梁都算計進去了。”
葉君又道:“話雖如此,但我們給南唐的兵器,必須比夏國使用的兵器底一個級別,我們可以助南唐強大,但不能讓他威脅到夏國。”
夏皇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南唐在夏面前終究只是一個小國,他們可以依附於夏,但絕不能威脅到夏國。”
“君兒,鍛造和籌備兵器的事情,朕就交給你了,有任何需要,儘管向朕開口。”
葉君稟拳一揖,“兒臣明白了。”
夏皇又道:“君兒,那你覺得讓何人前往南唐比較合適?”
葉君思忖一瞬,“父皇,北境夏將皆神勇無匹,但這一次兒臣舉薦宇文成都和辛棄疾前往。”
夏皇微微皺眉,開言道:“為何舉薦他們二將前往,有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