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最近開始思考一些交易哲學問題。以前看書會頭暈的他,居然咬牙把西方各大哲學流派都大致瞭解了一下,最後居然還看了聖經。我知道國內的股民許多都看佛經,但唐璜說他一直學的是西方的炒股技術,所以更傾向於研讀聖經,要從中去受到啟示。
到頭來,哲學也好,聖經也罷,說實話在市場上好像都沒啥用。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用的話,就是暫時成功的矇蔽了自己,幫助這個炒股的人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冥冥中有神的指引,一切都是天意。
但是炒股對改善璜哥的睡眠習慣還是有好處的,起碼就算公司沒事,上午不用去,他也不再睡懶覺了。
沒炒股前,他每天晚上一點左右睡覺是常事,第二天如果不用去公司打卡,中午最早也是11點左右起床。雖然有時候設定了鬧鐘,但是每次都是在迷迷糊糊中把鬧鐘關掉繼續打鼾。
炒上了股票後,他每天早上可以九點鐘前幾分鐘準時醒,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啟手機,看一下股市行情;哪怕是世界盃看球賽,看到半夜三四點鐘,第二天早上同樣也可以九點鐘準時醒來。
行家一看就知道唐璜這是得了菜鳥綜合症,過於在意市場的風吹草動,甚至小道訊息也能讓他心神不寧。這樣的精神高度緊張,伴生的一定有過度交易,不論是為了所謂的測試技術,還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因素,總之過度交易的結果都非常致命。這樣的心態就像一個賭徒,當你一心沉迷其中,便不自覺的身外無物,每天眼裡耳裡心裡都只有賭這一件事。而你上賭桌的頻次越多,勝算理論上越趨近於0,最終的贏家只有賭場,因為輸贏通吃,穩定抽水。股市也大同小異,理論上,如果你炒股時間足夠長,交易時間足夠多,極大可能最終你的錢都成了手續費交給證券公司。
另外,所有新手都邁不過的坎,就是止損。好多炒股的書上說,新人入門先別說怎麼賺錢,首先要學會守住底線,知道怎麼止損。否則,還沒在股市中摸索出掙錢的門道,本錢就虧沒了。這話咋一聽並無不妥,但新人往往又太過拘謹,照本宣科;後來又個老師傅告訴過我,整體的牛市裡,最好不要盲目止損。
但璜哥從炒股開始,一直學的是老外炒股的理論,嚴格執行止損。過度交易加上嚴格止損,疊加起來虧損速度就驚人。就這樣,即便是在前面一段的牛市中他也沒掙到多少。
炒股這玩意其實和智商也不成正比,更需要理性情商和鮮血換回的經驗。就拿那個被蘋果砸了腦袋的牛頓來說吧,他也被股票狠狠的砸過。
地球人都知道,要論智商,牛頓老師絕對的牛逼,他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劃時代的天才人物。科學界就沒有牛逼頓老師搞不定的,七十二絕技全都會使,其歷史地位連愛因斯坦都無法望其項背。
牛逼頓老師還會做官,官至皇家學會會長,皇家造幣局局長,被女王封為爵士,人稱牛爵爺;放在現在,至少也得是正部級。
所以他恃才傲物,在他的眼裡,世上的人不論男女,只有一般SB和巨SB兩種。他的交友圈子基本只有各國王室、教皇等最頂級的上層人物,對其他人都不屑一顧。
人間基本已經沒有什麼有樂趣的挑戰了,牛逼頓老師決定進軍金融界,炒股。
英國的股市早在17世紀初,相當於我國的明朝天啟年間就誕生了。
而牛頓他老人家的炒股經歷與我們今天絕大多數的散戶並無本質區別。
他選股的目標很清晰:看新聞聯播,選擇優質國企藍籌——英國南海公司。他先用小資金嘗試,投入了7千英鎊,趕上一波牛市,短期內賺了一倍。嚐到了甜頭的他,與生俱來的狂妄自信也進一步放大了。
這時候滿英國媒體都是股評家的忽悠:新生代股神牛爵爺!名字裡有牛,生於牛津;屬牛,趕上了牛市,小試牛刀,他就是牛市的化身!牛老師馬上要舉行萬人建倉活動,速度掃描二維碼,新增牛老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