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大勢可能改?”顧方站起身後,突然開口問道。
“大勢可改!”張俊平一愣,知道這是來自兩位大儒的考驗,於是正色回答道。
“如何改?”顧方和許榮眼睛一亮,接著問道。
“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比如這瀑布,我們如果想要這瀑布斷流,僅僅是攔截,是必然不能難以成功的!
也許只有天上的神仙能夠做到!
而我等凡人,卻只能去另想辦法!
比如,我們在瀑布的上游,利用山川地勢,改變河流的流向,如此,瀑布不用去截,自然就會斷流!”
“山長真乃大才!學生佩服!”顧方和許榮再次拱手作揖。
旁邊的學子,教書先生有點迷茫,有的似懂非懂,有的若有所思,但是都安靜的聽著三人的對話。
只感覺三人的對話有些高深莫測,含有某種深意。
在百丈瀑布停留了許久之後,一行人又來到了沂山玉皇頂。
沂山玉皇頂,也是沂山的著名景點,這裡有一座碑林,裡面都是歷朝歷代皇帝留下的御碑。
每一位前來沂山封禪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皇朝能夠永世流傳,只可惜,千百年之後,真正留下的只有這些碑林,記載著皇朝的興衰。
“這裡是碑林,當年漢武帝在此立祠祭祀以來,已經過去一千二百多年!
沂山也變成了五鎮之首的東鎮山!
歷代君王都在此立碑留傳,祈禱神靈庇佑!
今天,我再給你們出一道題,就以玉皇頂碑林之我見,來闡述皇朝興衰!
加上之前的百丈崖之我見—大勢是否可改,你們有三年的時間來慢慢考慮,慢慢思索,不用急著去做文章!
等你們什麼時候把文章做好了,就可以去參加貢舉考試了!”
在玉皇頂碑林,張俊平再次給眾學子留下一道題,才離開了碑林,來到泰山祠。
這座泰山祠始建於東漢年間,是漢武帝下令修建的,也叫玉皇廟。
一千多年過去了,漢武帝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就連大漢皇朝也早已經滅亡,唯有這玉皇廟還聳立在沂山之巔。
此時的玉皇廟,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霜,早已經寫滿了歷史的滄桑,長滿了歲月的痕跡。
張俊平帶領眾人在玉皇廟上了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