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並不鼓勵當兵的識字,不識字心思就少,好管理。
在古代不只是當兵的基本不識字,很多名將也都不識字,比如宋朝很出名的高家將,高瓊,也就是高遵甫的祖父,就不識字。
還有宋太祖時期的禁軍統領党進,同意也不識字。
趙匡胤建立大宋之後,來了一次非常出名的杯酒釋兵權,很多可能以為那些帶兵將領都被剝奪了兵權,其實不是這樣的。
被剝奪兵權的都是那些文武全才,能文能武的將領,像高瓊,党進這些不識字,但是作戰勇猛的將領,都沒有被奪去兵權,反而被重用。
可見,在古代當兵的不識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兵的識字反倒是不正常。
張俊平要求三百家丁和收養的孤兒識字,在張福和張祿看來就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或者說是多此一舉的事情。
“好了,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吧!現在天下太平,這些人將來並不一定都有機會上戰場廝殺!
反倒是家裡的許多事情,將來都需要他們,不識字可不行!”張俊平沒有給張福和張祿說話的機會,直接決定下來。
“喏!”見張俊平已經決定了,張福和張祿也不再爭辯,齊齊答應一聲。
“我二叔那邊怎麼樣了?”張俊平又向張祿詢問張建忠的情況。
“二老爺那邊做得還不錯,如今二老爺現在吃住都在農莊,發誓一定要培育出最健壯的鬥牛出來。
如今,農莊裡已經有健壯牤牛十頭,健壯牯牛一百頭!
二老爺請了好幾個頗有名望的獸醫還有十幾位有經驗的養牛人,已有數十頭牯牛成功受孕!”張祿笑著回答道。
“嗯!”張俊平笑著點點頭,自己這二叔,果然是正事不行,鬥雞遛狗的事最適合他。
張建忠對培養鬥牛這件事上,積極性非常高,不僅每天盯在農莊養牛場,還親自和獸醫一起研究,如何讓牛長的更加健壯,如何增加牯牛發情受孕的機率。
張建忠有著養鬥雞,鬥狗的經驗,從牛的飼料著手,每日研究牛喜歡吃什麼樣的飼料,吃什麼樣的飼料,會變得更加健壯,更加好鬥。
進而研究牛的習性,發情規律,如何利用藥物刺激牯牛發情,受孕之後如何照料等等,事無鉅細的進行研究。
不只是研究,張建忠還做了筆記,記錄牤牛,牯牛每天的變化,光是筆記就做了一大摞。
可見,張俊平把培育鬥牛的事情交給他,也算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祿伯,你找人在農莊那邊圈一塊地出來,給他們建房子和演武場!”
“喏!”張祿大聲答應道,頗有幾分當年在張守恩旗下的氣勢。
張守恩是張俊平的爺爺,也就是張福他們口中的老太爺。
“喝酒,喝酒!福伯這一路辛苦了!我敬福伯一杯!”張俊平再次給張福和張祿滿上酒。
說辛苦不是客套話,在這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出趟遠門,那是真的辛苦。
看那些古人,動不動就是送行,還要賦詩一首作為送別,不是古人多愁善感,也不是古人比現代人更重感覺,實在是,在這個年代,每一次分別,每一次遠行,都有可能是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