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下去,六歲以上兒童,不分男女,不分嫡庶,明日卯時在家族演武場集合。既然暫時找不到教書先生,我先給他們啟蒙!”
“郎君,這樣會不會影響你讀書啊?”張祿更關心張俊平的讀書情況,畢竟張家還是要靠張俊平撐起來。
至於二房那些小郎君,小娘子,能有機會讀書識字,已經是郎君開恩了,晚讀幾天書,也不礙事。
“無妨!教他們,不耽誤我讀書!”張俊平笑道。
“喏!”聽張俊平說不影響,張祿這才答應一聲。
張祿領命離開,張俊平拿起剛剛收集來的書籍文章,認真閱讀起來。
張俊平在圖書館看了五年書,天文地理,歷史人文,什麼書都看,現在看起文言文倒也輕鬆。
張俊平現在看書,不僅僅是為了記住書裡的內容,而是透過內容去揣摩寫文章的人的思想,施政理念。
過目不忘,翻一遍,就全部記住了書裡的內容,放下書,仔細品味,揣摩文字背後的意境,張俊平很快就沉浸在和文章作者隔空對話的快感中。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卯時未至,張俊平帶著幾個家丁,就站在演武場等著。
張俊平之前和二房達成默契,不會缺少二房的衣食用度,並且願意培養二房的子女,這對二房那些老公靠不住,只能靠兒女的女人來說,是天大的恩惠。
自然一個個比誰都積極。
大宋實行的是強幹弱枝的政策,他們這些庶出,能有機會習文練武,那是長房嫡脈的恩賜。
就算是有那個子弟因為年幼不懂這些,他們的娘也不敢怠慢。
早早的把孩子叫起來,送到演武場。
“我們張家自令鐸公始,至今已經傳了四代!
令鐸公的功績已經不足以支撐張家繼續富貴下去!
你們的爹,某的二爹爹,就沒有得到蔭補!
你們就更無法得到官家的蔭補!
你們願意像你們的爹一樣,當家族的米蟲,混吃等死嗎?”
要說張建忠對家族的貢獻就是開枝散葉,張俊平的父親張建業只有張俊平一根獨苗。張建忠這一支可是人丁興旺,足足生了六個兒子,九個女兒。
今天來書院,六歲以上的也有七個,四男三女。
“我這麼說你們的爹,你們可能不高興,可是,不高興你們也要給我聽著!
面子不是靠別人施捨的,而是靠自己去爭取!
您可以蠢笨,可以考不上進士,但是不可以不努力!
所以,那些打算當米蟲的張家子弟,你們可以死了這條心了。
就算你們願意,我也不會同意你們繼續做米蟲!
從今天開始,你們跟著我在書院讀書,我親自監督你們讀書!
你們只有兩個選擇,努力讀書或者拿著應該分給你們的祖產離開張家!
哦!對了,你們好像沒有什麼祖產可分了,因為我們張家的祖產都被你們的爹爹給敗光了!這個你們應該都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