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記住,這裡是張家!你既跟著嬸孃來到張家,那麼以後就是張家人!能決定你生死富貴的是我張家,和曹家再沒有任何關係!”
“明白,明白!”
“來人,把曹利抬下去吧!”張俊平吩咐一聲。
進來兩個老家丁抬著曹利下去。
“大朗,妾身代曹利謝過大朗!”二夫人衝張俊平施了一禮。
張俊平饒了曹利的性命,這讓二夫人心裡更是踏實了許多。
“不敢,不敢!嬸孃這是要折煞侄兒?”張俊平嘴上說著,連忙多開。
饒曹利一命,自然是看在二夫人的面子上。
二夫人上來一副不爭不搶一切你做主的態度,讓張俊平不得不給二夫人這個面子。
他相信,以後這曹利應該不敢再吃裡扒外。
至於為什麼饒了主犯曹利,卻直接殺了從犯門房。
那是因為兩個人的身份不一樣,門房是從小養大的家僕,夥同曹利盜竊家裡的錢,這是背叛。
而,曹利只能算是外人,談不上背叛。
一個是外賊,一個內賊,內賊更可恨!
軍人出身的張俊平,更痛恨來自身後的背叛!
送走二嬸,張俊平坐在書房裡,開始琢磨下一步該怎麼走。張家的危機算是暫時過去了。
可是,過去了並不等於安枕無憂,張家依然是危機四伏。
林則徐曾經說過,子若強於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有財無才,就是招災的禍首,這也是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
子孫無才,就算是留下萬貫家財,子孫也是守不住的,反而會因為這萬貫家財而招災。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張家令鐸公的遺澤撐不了五世。
參加科舉,就是張俊平第一步計劃。
可是科舉何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