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對於隆美爾來說,他已經不是在為阿道夫而戰。
他現在是在為德國而戰。
所以最終隆美爾還是下定決心,想憑藉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
可是這個時候瓦坎達的空軍已經完成佈置。
穆哈若夫中將作為世界空軍的領頭人,跟隨韓懷義從51區的t谷時代起,轉戰南北,如今他對於空戰的指揮藝術已經入了化境。
隆美爾的裝甲部隊試圖在他的眼皮子下面,從100~200公里外趕來解決問題,這完全是天方夜譚。
穆哈若夫沒有任何阻擊對方的意思。
他成熟的將戰機分成8個梯隊,輪番的對前進中的長長的德軍部隊進行間斷性轟炸。
這是很毒辣的一招。
裝甲部隊雖說可以“全地形”,但你怎麼可能大規模的組隊越過那些充滿坎坷的地區呢。
而來的方向既然固定。
一根香腸被切斷的同時,也就造成了分段的擁堵和支離破碎。
偏偏飛機打這個年代頂部裝甲薄弱的坦克簡直是手到擒來。
於是,哪怕是隆美爾親自指揮,他的部隊由於在一路上遭受盟軍猛烈空襲,也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
就這樣1944年6月7日的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根本就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當盟軍登陸灘頭成為鞏固統一的登陸場後,立刻按預定計劃向內陸發展。
瓦坎達第1集團軍在奪取瑟堡任務裡,擔負主攻;英軍第2集團軍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為佯攻。
這個時候德軍在諾曼底原先兵力還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
支援而來的隆美爾最初的反擊雖然已告失利,但他也並不甘心就這樣任由盟軍發展。
隆美爾速記調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線,並還拼命抽出裝甲部隊以反擊手段來阻止瓦坎達的進攻。
以上帝視角俯瞰整個戰局的艾森豪威爾不得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