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卻不會這麼委婉,得知此事就大罵英國:“那只是個失去權勢和富貴的可憐老人,你們還要不要臉?再說了羅曼洛夫的遺產和你們有什麼關係。”
世界因為這次遺產風波陷入無休止的爭吵。
韓懷義則很忙的回覆友人和友邦的詢問,他要什麼臉啊,蘇俄先不要臉的不是嗎?
於是他信誓旦旦一再重複,還透過媒體刊登蘇俄政府出具的有約瑟夫簽字的檔案。
他就忙這事。
但是等瓦坎達的艦隊返回拉伊特休整半個月,再度出航後,當他們接近直布羅陀海峽時,歐洲變得安靜下來。
最鬧騰的英國也不吭聲了。
不過各國都安排代表前往瑞士靜候韓懷義的大駕光臨。
瓦坎達的艦隊最終停靠在馬賽港。
這裡距離日內瓦的直線距離是330公里,霞飛和貝當派遣戴高樂前來迎接和護送韓懷義一行穿過法國本土進入日內瓦。
法國人甚至動用了法蘭西王室曾用車駕來迎接奧爾加公主殿下。
說實話葉妮娜都有點眩暈,畢竟她曾經的身份不過是沙皇一個小貴族的女兒。
但二狗子的死不要臉給了她底氣,夏爾這位老熟人的熱情也給了她底氣。
韓懷義還特地和她說了一個理由。
“這就是為你女兒去騙點嫁妝的事情,沒必要搞的太多慮,你只管按著劇本說就是。其他的都有我。”
對,我是為了女兒以後在韓家的地位。
葉妮娜也蠻入鄉隨俗的,她現在已經習慣了瓦坎達的一些華人風俗。
那就是嫁女兒時嫁妝厚實,女兒在夫家地位就高。
所以她也就堅定下來。
至於此行,會不會有人針對韓懷義,還真沒有。
首先目前歐洲的局勢不是韓懷義造成的,另外法國人絕對不允許韓懷義在自己境內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