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韓懷義非常不解的問了對方一個問題。
“話說,你們留著那玩意幹嘛?留著反攻美國嗎?來來來,我給你描繪一下那個畫面。”
韓懷義隨手拿起茶杯倒在桌上,畫出美國海岸線,瓦坎達,英屬圭那亞,大西洋,英國。
韓懷義用一道弧線表示英國大西洋艦隊的前進路線。
然後加勒比海海軍司令部出動,紐約州的第二大西洋艦隊出動,瓦坎達的海軍出動。
“澎”韓懷義聳聳肩:“就是這樣的下場。”
他嘴炮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和英國開戰,他是告訴對方,對方其實很清楚的局勢。
就好像現在。
他如果想拿下馬島只是三天時間,大英帝國試圖用武力報復的話,那麼之前的一幕就會發生。
這是貨真價實的警告,是將刀子架在對方脖子上。
然後他說:“我不是在趁火打劫。”
他的確沒有,他只是在強行做買賣而已。
霍華德都無語了,這個強盜。
然後他迴避這個問題,反問韓懷義:“那麼荷屬圭那亞(蘇利南)呢?”
“荷蘭人會中立的。”韓懷義說了個梗,荷蘭一直愛中立,從一戰到二戰到亡國。
霍華德便再度啞口無言。
英國對上他都這樣,荷蘭人說個屁呢,估計也是賣掉的多。
有句話叫形勢逼人。
曾經的殖民地已經擁有接近帝國本土的話語權。
美國的大西洋海軍也不是吃素的,要是再加上航母之父的部隊的話,那還說什麼呢?
尤其德國人一定會支援韓懷義,法國也會,整個歐洲和美洲壓力下的英國最終提出的要求是,要臉,不要實惠。
他們要求國聯審判罪犯,因為破壞地球環境是國際性犯罪。
私下則同意以1億英鎊將英屬圭那亞出售給瓦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