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硝石礦的出產,對火藥,玻璃,食品防腐劑等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它對新羅馬軍工系統的作用巨大。
尤其現在已經1911年,漫長的戰爭即將開始。
新羅馬必須要將這種資源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創造價值並限制可能出現的其他對手。
有句話怎麼說的。
誰控制資源的源頭,誰控制價格和市場。
而在真正的強權面前,所謂的本地家族對統治的輔助作用其實不值一提。
因為這種輔助,更多是雙方的利益牽扯平衡等因素造就的。
而這種輔助,更多滋生的是貪墨,和效率的低下。
新羅馬既然有契機盯上智利佔領下的秘魯的這片全球最大的硝石礦產,那麼首要就是讓這種性質的參與者出局。
所以韓懷義授意負責此事的魏立濤毫不留情。
1911年深秋。
加勒比海的諸多海產已經成熟。
魏立濤在韓懷義家吃了頓晚餐後,便在白俄近衛軍a團的護衛下前往目的地塔拉帕卡。
除了軍隊他還帶去了大筆的資金,以及大量隨員。
另外蔣文武也帶領工程隊出發,將在阿里卡開建深水碼頭,與之配合的是i的海運船隊就過去這一帶的出口路徑重新構建新的運輸通道。
i的船隻將會透過巴拿馬運河,將貨品運往圭那亞。
新羅馬將在卡宴內陸建設加工硝石的廠房。
另外蔣文武的團隊裡還有人負責勘察該區域的其他礦產,比如銅礦。
鉅商武裝集團的抵達在本地引起軒然大波。
如今的南美沒有人不知道新羅馬,ptr的強悍和可怕。
但和誠惶誠恐的本地“貴族”相比,新羅馬的到來卻讓許多貧民快樂。
因為過往的無數例子證明,新羅馬是會給基層勞動力帶來大量就業機會的。
有工作,意味著有飯吃。
既然是來辦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