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世凱請來的名士裡,確實有人品高潔之士,比如這位性格狂放不羈的方地山,他感覺到二公子有些歪,往循規蹈矩上走已經來不及了,索性就按著自己的模板來教他。
他言傳身教自己的狂是源於自己身的才氣,也不是隨意凌辱弱者。
有這樣的先生的言傳身教,袁克文才在嬌寵養成的性格里又多了些書生貴氣,和悲天憫人的風格。
狂而有度,總要好過高衙內那種無下限作死。
就這樣,性格正在養成的袁克文又在十四歲時遇到了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卻相當有本事的人。
尤其這個人不慣著他。
他也想發火的,但人家連他的靠山老子都敢不鳥。
他到底是個孩子,加上韓懷義舉手投足瀟灑自如。
而崇拜強者也是人的天性。
一來二去,他確實為韓懷義的四海氣派震撼,於是只能低頭裝乖。
此刻他的心理就好像在家裡遇到老輩時那樣。
搞不過就得慫嘛。
心態上有了變化後,他再看韓懷義的種種言行時就順眼了太多。
尤其韓懷義可是真的喜歡歷史上的袁克文的。
見他服帖了後,對他的態度無不發自真心,一言一行裡帶出的味道就和真正的兄長沒任何區別。
因此從未體會過這種感覺的袁克文沒會兒就迷上了這位。
喝點酒他就開始和韓懷義逼逼叨叨自己的諸多心事。
什麼被家裡看著不自由啊,什麼每次花錢都給說啊,折騰他最後他把自己生母和父親的不和都和韓懷義說了出來。
少年很是苦惱,因為生母恨天恨地恨一切。
他曉得她的不容易,卻又對抗不了強悍的父親。。。
他說這些時旁邊的方地山只在暗暗叫苦,心想這些事哪裡能和韓懷義說呢,這不是讓人看笑話嗎,就算人家不在暗地裡笑話裡,涉及到家裡老輩的感情的事人家也不能置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