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之後便是新年,過了正月十五,到十九這天家裡開始蒸糕,準備天倉節的食物。
天倉即添倉,意思家裡糧倉飽滿,豐衣足食。
春娘與兩個嫂子用米麵麥面豆麵等,捏成元寶,鍋,包袱,羊,牛,雞,狗形狀的燈盞,放籠裡蒸熟。
之後取出,在燈盞形狀的蒸糕內放入一根根棉線,再倒入一點點蓖麻油。
夜晚,姜家人點燃一個個面燈米燈,擺放在家裡各個角落,寓意人丁興旺,五穀豐燈(登),家畜滿園。
第二天一大早,姜家男子全部出動,挑水的挑水,挑土的挑土,水倒進水缸,土培在圈放好的蘆蓆糧匝外一圈。
再將家裡糧袋裡的糧食都倒進糧匝裡,一直到糧匝被填滿,糧食高高堆起一個尖頂,寓意富足美滿。
春娘與兩個嫂子一早起來就忙著做飯,熬了一鍋鯽魚湯,包了餃子與合子,再將昨晚的米燈面燈都用豬油炸了,給家人們吃。
餃子意為填倉,合子為蓋倉,喝魚湯寓意年年有餘,這些都是應節食物。
春娘在包餃子時,還用麵糰捏了幾隻小刺蝟,幾隻小老鼠,將它們擺放在院子角落。
從正月二十小添倉這天開始,家裡的米缸不能空,水缸不能缺水,鍋裡要一直有食物,哪怕擱幾個饅頭也行。
到了正月二十五大添倉這天,姜劉氏用篩子裝了草木灰打灰窖。
只見她一手端著篩子,一手拿著小木棍邊走邊敲,抖落的青灰在院子裡畫出一圈圈谷窖糧囤形狀,再在這些青灰畫的三環套與五環套糧囤內,撒上稻穀麥子等五穀雜糧,邊角壓上幾塊石頭,再趕自家的雞進去吃。
此寓意為糧盈滿倉,五穀豐稔。
午時,姜家人抬出香案,掛出彩繪的倉官神像,全家點燈焚香叩拜,祭奠倉官。
過完大添倉,整個元月春節才算完全結束。
很快到了三月初,天氣逐漸回暖,正是移栽苗木的好時節。
櫻寶從洞府取出幾十棵葡萄藤,還有一堆胡椒苗,偷偷放在自家院子的竹棚裡。
這片竹棚已經歸櫻寶管理,老爹他們在院子外的菜園子那邊新蓋了一排竹棚做菌棚。
“爹,我又培育了很多苗木,你看種哪裡好?”
櫻寶拉著老爹進竹棚,指著地上擺放的一堆種苗,“這個是西域葡萄,這是胡椒苗。”
姜三郎蹲身拿起一根胡椒苗檢視。“真是胡椒?”
胡椒可是珍貴之物,雖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世家貴族都在種,但它價格依舊奇高不下,還供不應求。
但像川河鎮這樣的小山村卻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