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華提著提盒,自顒華宮走了出來,邊往前走邊想著剛剛賢貴妃的一番話。
賢貴妃的話淺顯易見,並不遮掩,賢貴妃對於她和靖臻的婚姻之事並不反對,似乎還有極力促成感覺,那弦外之音更偏向於她作靖臻的正妻,否則也沒必要說那些貌似推拒皇后的話。
周家小姐,如若當初在街上遇到的確是其人,那確實她要警惕一些了,那女子不醜,而且聽說性格也很好,不似周皇后那樣乖戾,如若讓周家搶在了前面,那她和他……
錦華想著,心口窩又是微微作痛,但這並不影響她思考。
她的瑧哥哥,怎能與她人分享?不可以,絕不可以!錦華長這麼大,第一次生出爭奪之心,但是這是為了她得幸福和未來,她必須要全力以赴去爭取。
想到此,她又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周皇后與賢貴妃講情不行,那就難保會去疏慶宮,將周家女兒的事兒講與太后聽。
這許多年來,太后對她,先前也許是好的,但是她慢慢長大了,郭太后對她得態度也慢慢轉變了,先前的寵愛,遇到太子是變成了忌諱,明明就是陳怡卿胡鬧,處處針對,太后卻不遺餘力的助長陳氏。
這都不算什麼,畢竟,她從不想與太子扯上什麼關係。但太后並沒有放過她,她命令她屈服於她,成為她得棋子,讓她發誓效忠於她,在生命垂危時,她也只得任命。
但是現在不同了,她已經認祖歸宗了,她是京城皇上第一心腹京兆尹的女兒,她擁有她該有的尊榮,誰也不能再以孤苦無依對她百般欺凌了。
而終身幸福,她也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對的,幸福要握在自己手中。錦華想到此,提著提盒的手,向上收緊用手臂挽住,她更加緊了腳步,頂著驕陽,一路重回了乾剛殿自己的住處。
她將提前做好的糕點,再次裝盒,有重新換了一套素雅的衣服,這是太后喜歡的調調,除了陳怡卿,太后不喜歡任何孫輩女子穿豔色,同時,她又將本來靈秀的雙環望仙髻,鬆了鬆,變成了雙環髻。
攬鏡自觀,又去了兩樣髮飾,確認自己不會搶了陳怡卿的風頭,方才提著提盒,離開了乾剛殿後院,串過角門直奔疏慶宮而去。
疏慶宮如今守門的早已經不是小祿子了,如今是一個小太監,不很熟絡,但那小太監也並不敢阻撓任何人,乖乖的去通報了。
很快,太后便召她覲見,錦華塞給那小太監一包糕點,那小太監喜出望外,連連對她感謝,待她走進疏慶宮,那小太監便躲去角落偷偷的吃了起來。
才進院子,迎面便裝上了三寶公公,錦華福了一福,滿面堆笑的同他打招呼。
“哎喲!大人請起大人請起!如今姑娘是前朝的命官,皇上身邊的紅人兒,雜家哪兒當得起您行禮啊。”三寶公公堆笑說到。
錦華知道他只是與自己親近,才這麼說。
“公公又折煞錦華了,從小在這疏慶宮裡,您是看著我長大的,如何當不得?怎麼說,您也是長輩,況且從前,也是承蒙您照顧的。”錦華從不敢忘記別人對她得恩情。
她年幼與家人失散,這麼多年在宮裡,很多人待她好,每每為難都有人相助,她怎能不記得人家的好?當然不能。
“你個小丫頭,如今也一張小貧嘴兒了,”三寶公公笑著湊近她,壓低了聲音,“這兩日暑熱,太后食慾不振,心情不佳,這會子皇后娘娘在裡面,見機行事吧。”
錦華點點頭,三寶又說:“太子妃這兩日也沒來過,聽說又落紅了……你是聰明丫頭,明白的。”
三寶公公說完,錦華已經瞭然。太后食慾不振,心情本就不好了,太子妃想必是又滑胎或假孕了,太后就更是心情不好了。要知道陳怡卿可是太后的心尖尖,太后早就盼著抱重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