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兒自被太后體罰痊癒之後,服侍太后便愈加小心,並自此時常留意各色太后身邊之人,和宮裡人事,也慢慢的學著多認識一些人,只為有一天,有人幫她找到翁姥爺,帶她離開這高牆禁院。
可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星兒還是太小了,根本不懂這高牆容易進得不易出得。
宮裡的選秀,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已漸漸的浮出了水面待選的三十幾人裡,充斥後宮的,大概留下十幾人,關隴門閥士族出身的,就佔去三分之一,這個比例,已經較前朝少了許多,郭太后略略有些不悅,但是大勢既如此,也沒有辦法。
餘下的二十一人,除確定指婚的一十三人之外,剩下的基本確定為“皇上執筆”,只一人這三個去處都沒有,而是被太后留中了。這個女孩兒就是與星兒一面之緣的陳怡卿。
這個女孩兒出身關隴,是關隴陳氏的嫡長女,太后留她,一方面確實是她長相好,品性身段都好,德才兼備,另一方面是她年紀與太子相近,年方十五,虛長太子兩歲,太后有意將她指給太子為正妃。
還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關隴陳氏與關隴郭氏,私下本就通婚,這個陳怡卿是太后親侄女的長女。而裕德帝的先皇后謝氏則是郭太后親姐姐的嫡女,所以,將來指給太子為正妃是親上加親。
陳怡卿被太后留中,也是以太后伴讀女官的身份,但是太后這個留中卻不像星兒被帶進宮留在身邊,引起了各方面人的注意,周皇后就跑來幾次千方百計的試探和打聽。各宮娘娘更是不閒著,紛紛巴結這姑娘。
而太子,似乎也得知了這個訊息,但太子似乎不甚喜歡太后的這個安排,本來請安頻繁,但近日也減少了些,幾次還是太后差人去請了,才姍姍來遲。且頗有微詞。
因為有上次的教訓,星兒每逢太子來請安,都找各種理由離開疏慶宮正殿,生怕再受牽連,雖然這很令太后滿意,但卻每每引得太子微怒。
太后也曾幾次試著安排太子和陳怡卿獨處,但太子都以男女有別授受不親的理由拒絕,然後馬上離開了。這令太后娘娘很不高興,甚至惱怒,而因為這,太后對星兒卻更加嚴厲起來。不免遷怒。
星兒在疏慶宮的日子愈發的不好過起來。
除了陳怡卿,還有一位女孩子住進了疏慶宮,這女孩是關隴望族琅琊王氏的小姐,名喚王貞兒,年方一十一歲,生性活潑,但相貌卻是平平,但家室極其顯赫,她也是太后為太子選定的太子妃候選人之一。
陳怡卿和王貞兒,哪個更屬意於太后,誰也不得而知,但單憑姿色和才氣來說,陳怡卿更勝一籌。還有她與太后之關係,恐是正妃人選。
這一日午膳後,星兒見太后已經午睡,便跟禮月姑姑告了假。揣了一個小包袱又抱了一個錦盒出了疏慶宮。
星兒一路沿著側東路又繞道御花園,這才到了瑯玥宮。
星兒一進院子便往正殿瞧了瞧,不似德妃在宮裡的樣子,以防萬一,又悄悄地問了一粗使的宮女,確實張德妃不在,去擷芳殿看二皇子去了,星兒這才鬆了口氣。忙轉向了瑯玥宮後院的後左殿。
這後左殿是劉充容,哦不,劉昭儀的居所。星兒加緊幾步,到了跟前,忙請宮女傳話求見,不多時,宮女便出來叫她進去了。
星兒一見到劉昭儀的面,立刻深深一福,這一福,不似往常只是蜻蜓點水,這一福,星兒是等劉昭儀叫平身,才起身,十足的重禮。
“給昭儀娘娘請安!”
“你這小人兒怎麼今天得空來本宮這兒玩兒了?!”劉昭儀笑笑,抬手示意宮人拿瓜果招待。
“星兒是轉成來些謝昭儀娘娘那日相救的。”星兒很認真的說著。
“呵呵,不過是舉手之勞,積善之舉而已。又何必專程過來謝。”
“昭儀娘娘,星兒年紀小,大哥哥大姐姐那些文縐縐的話,星兒也說不上來一整句,但您跟星兒無牽無掛,還出手相救,星兒感激不盡!”星兒又是一福。
“星兒人微財小,但也懂的知恩圖報,特向昭儀娘娘敬上波斯國唇脂一盒,請昭儀娘娘一定收下。”說著星兒雙手托起高過頭頂。
這令劉昭儀詫異,這波斯唇脂,平時也是不易得的,這小丫頭子哪兒弄來的?這恐怕花光了她的積蓄吧。
“星兒,你這份禮有些貴重了,你人小俸祿也不高,這恐怕花了你不少錢吧,本宮不能要啊。”劉昭儀雖然心內喜歡這物件,但是卻沒有直接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