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鳳船離了林清縣,一路北上直奔京師,不提。
晏奔帶黎眾,夜行快船趕至德化鎮換快馬一路回至京城。到了京城晏奔也絲毫沒有遲疑,立刻進宮叩見裕德皇帝,也將黎眾之事講了一遍,還有太后懿旨囑託之事,並以鳳符兌了凰符,以證晏奔所言不虛。
裕德帝連夜召見了黎眾,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次整理清楚,又密令吏部、刑部、戶部,甚至兵部,聯合大理寺秘密調查林清的事。
不出三天,各部有關林清縣經年累積的大大小小一千多本卷宗,被一一整理了出來,不看不知道,林清的事諸事錯綜複雜,可以說,林清這許多年簡直就是個黑窩,冒領運河守衛糧餉,河霸河匪,災情虛報重複報套取國庫賑災款,買官賣官等等等等,每一個卷宗單獨拿出來都沒有問題,但是各部匯總後,用年代軸一卡,貪汙、懶政、官官相護、霸取豪奪、草菅人命等比比皆是!
裕德皇帝聽左丞相彙報有關林清縣事務,氣的鬍子都快立起來了,林清的事兒甚至可以往前推兩朝,也就是可以推到裕德皇帝爺爺那一輩上,難怪先帝去世前心心念念放不下就是林清的事兒。難怪太后一定要在林清靠岸請人上船體察民情。一宗宗一件件一樁樁無不觸目驚心。
裕德皇帝立刻委任晏奔為先行欽差,前往林清縣先期暗訪調查,三個月後,又委任左丞相為親命欽差,以調查黎眾一族人被冤謀反案為引線,掀起了林清縣乃至濟東省滔天巨案。
這起震驚朝野的滔天巨案,牽涉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二百零六名官員,涉案人數以千計,這其中甚至牽扯了吏部、戶部、刑部、兵部等多名位極官員,因為牽涉面兒太廣,如果全部連根拔起,會撼動大夏根基,最後裕德帝也只能選擇處置了罪大惡極的四十七名官員,以及涉案四百多人,以結案。
那構陷黎眾一家謀逆罪的師爺的後代自然在處決名單之列,但比處斬更加嚴厲,裕德帝親勾剮刑,在林清縣立即執行,以儆效尤。其他涉案人員,裕德帝被迫無奈,只得採取了“螞蟻啃象”的方法,在今後的日子裡一點一點的削弱分化勢力,最後再一一處置。
在這起震驚朝野的“林清巨案”中,三皇子的親生母親——慶妃的母族秦氏也被牽涉其中,一夕間,慶妃母族呼啦啦如大廈傾,節節崩塌,自此一蹶不起。慶幸的是,慶妃為人正直勤儉賢德,不曾牽涉其中。但是自此後,三皇子退出了儲君的角逐,因為沒有母族支援的皇子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力支撐政治角力。
“林清巨案”之後,黎眾全家被赦了流放和斬首之刑,且在當地恢復了名譽,出人意料的,裕德帝欽點黎眾為乾剛殿四品帶刀護衛,自此黎眾走上了仕途。
林清案也就此告了一段落,不多說。
太后的鳳船在運河上又行駛五六天,如今的星兒儼然成了太后面前的小紅人,太后待她如親孫女一般,還親自教導星兒撫琴。
太后是個明眼人,自星兒第一次在她面前操琴,她就已經看出,星兒撫琴的技法絕非小門小戶的技法,彈指間略帶關隴望族之風,這使得太后更是對星兒更加青眼。當然,在太后的輔導之下,星兒的琴藝大漲,三四天就又學會了一首新曲了。
禮月和周良的算盤是,周良去求了太后,把星兒帶回宮裡,但是並沒有等周良開口求情,太后就吩咐了禮月,留星兒做個伴讀女官。這讓周良和禮月喜出望外。在星兒不用陪伴太后的時間裡,禮月抓緊對星兒宮廷禮儀的培訓和點撥,要知道周良和禮月可是對星兒抱有大希望的。
星兒漸漸的發現,她想上京城找尋翁老太爺的事情漸漸落空了,她太小了分辨不出周良和禮月迷糊應付她的那些託辭,也可能因為太后對她太寵了,讓她體會到了來自長輩的溫暖,星兒漸漸的適應了在太后身邊的日子,且禮月和周良確實待她不錯,這也給了她些許的安全感,日子一長,她漸漸的,也將找尋家人的念頭拋在了腦後。
可星兒沒有想到的是,在鳳船上的時光恐怕是她童年最好的時光了,而進宮後才是對她真正的人生考驗!
鳳船大概又前行了十二三日,終於到了京城管轄,此時已過盛夏,早晚都有些清爽了。
這一日,鳳船進入了京東的東州碼頭,禮月提前一天早就命巧心娟心秀心等收拾好了所有細軟物事,準備換船了。因為京城內河道狹窄,鳳船不能再行,所以要換船。
雕樑畫棟氣勢磅礴的鳳船一靠上東州碼頭,太后老佛爺便帶領一干人等,紛紛換乘進京城的皇船,人員及物資大概裝滿了十來只皇船,除了太后及眾人乘坐的官船,順天府另有七八隻護衛船前後開道與保護,水路所遇私家船隻,盡數迴避,在河道兩側依然是各縣府接力的巡河護衛。
這是星兒第一次真正的來到京城,在她小小的心靈裡,對京城有這無盡的幻想和憧憬,因為早就聽如玉母親和馮婆婆說過京城的繁華和氣勢恢宏,當然京城兩個字對她而言期盼已久的親情。
星兒換船後,是跟太后老佛爺同乘一船的,太后可能也是離京太久了,上了皇船後,便立於夾板之上,要看一看京城的繁華景象。
皇船大概行進了半個多時辰,星兒等人老遠就看到一座大大的城門赫然而立,雄偉壯觀,城牆更是高大綿延。高星兒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高大的城門,這城門較於興縣,那是高得沒法形容了,星兒不盡發出了感嘆。船再行近些,之間城門上正書三個大字“朝陽門”,這朝陽門裡外共兩座城門樓子,星兒不解,問了禮月方知兩個城門樓子,一個磚石結構的是箭樓,重兵把守,裡面雕樑畫棟木石結構的才是朝陽門正門樓子。皇船也在此進入了護城河航道。
在朝陽門以北大概二三百米,即是一道水關,水關由三座拱形券門所組成,能並行三船同時透過,這裡平時有重兵把守,需在船頭高挑東州碼頭髮放的通關旗幟方可順利同行,但是星兒他們坐的是皇船,省了這道工序,又或者說內務府並順天府早就把一應事務做好了。
皇船駛入了水關,眼前一片黑暗,星兒靠在巧心的懷裡,靜靜看著船行的正前方,不一會兒,一片光明便出現在星兒眼前,伴隨著光明撲面而來的是河道兩側高聳的樓宇廣廈,飯莊、鋪戶、票號、酒肆、書場等等等等,應有盡有。
臨近河道的百姓,見皇船駛過,紛紛湧到河兩岸看熱鬧,順天府開道的護衛船上,站有一名開道執事,每行五十米便敲一聲銅鑼,然後伴隨著執事的一聲“跪!”,河道兩側的百姓紛紛下跪,向太后老佛爺行禮。場面雍容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