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好兒郎> 406:馬德祿出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06:馬德祿出手 (1 / 5)

大宋的朝會基本從未斷過。

歷代帝王哪怕是徽宗那樣的頑主,在沒有躺平之前,也會堅持秉承每日一小會的優良傳統。

只不過這種朝會大多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意義。

大家都是例行公事罷了。

連帶皇帝和下面的大臣,每天都在絞盡腦汁想著,每天朝會的主題是什麼。

大家需要找個什麼樣的理由,來完成今天的朝會指標。

除去宰輔之外,其他人實際上和擺設查不太多。

他們來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皇帝看看,我們這些人也都在辛勤工作,並沒有偷懶。

這就導致,大家有事兒沒事兒都要朝會上露個臉,否則那就是不作為。

馬德祿就是朝會的忠實參與者之一,他每日必來,來了也不說話,就那麼直挺挺的站在那兒。

有人說這是閒地。

但就是這常年如一日的朝會,成就了馬德祿如今御史臺中丞的職位。

御史臺一般會有兩位中丞,這是為避免有人一家獨大,從而主導了言官們彈劾的方向,說白了就是防止有人結黨。

哪怕是一代忠臣典範的范仲淹,也同樣逃不過被掣肘的命運。

以前是遊昌道,現在卻換成了馬德祿。

要說馬德祿這人並不是什麼權貴世家,也沒有什麼深厚的背景,他能位居中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運氣。

更難聽點的說法就是,他就是個過度。

當初遊昌道一招不慎被貶謫為御史令,馬德祿作為御史臺的資深員工,常年保持著超高的出勤率,而且為人老實穩重。

不論是資歷,還是工齡,又或是口碑,馬德祿都稱得上是優異,尤其他還是汴梁文壇有名的學者。

這樣的人自然就是補缺的最好人選。

所以當馬德祿上臺後,便有不少人向他丟擲了橄欖枝,更是在種種運作之下,讓他拿到了今年鄉試主考官的資格。

這可是養望的好機會。

試想一下,若你能有機會住持天下科考,等這些學子透過一系列的選拔做官後,日後說不定這些人裡,就會有幾個身居高位的。

中國人最講究禮儀孝道,作為一屆學子的主考官,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成了馬德祿最堅實的黨羽。

這不是結黨,而是人情世故。

就連趙允讓都不止一次的建議,要讓秦為找機會住持一次春闈,如此就算他日後再得罪了某些人,也不至於大戰之下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

不過秦為對此並不放在心上。

一個是他年紀太輕,朝廷大概不可能讓他一個小年輕來住持春闈考試,否則那就不是栽培,而是捧殺了。

再有就是,秦為現在的處境很特殊。

他雖也是文官,但卻屢屢身兼武職,不僅上過戰場,更是多次揚言要強軍興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