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有些不忍,就道:“你或許是天才,可你卻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你方才也並不是認錯,只是在向強者低頭罷了。”
向強者低頭!
龐世英猛地一震。
就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他便能看出歐陽修是個不俗之人,若論文學造詣,恐怕他們不再自己之下。
漸漸他似乎有些明白秦為的用意了。
——要想學藝,先學做人。
……
秦為對論贏了龐籍家的大郎君。
這不算什麼新鮮事兒,贏了很正常,輸了才是大新聞。
不過龐世英的名氣也還是給秦為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就連宰輔們都在談論。
“原以為那小子不過有些小道,如今看來,他是真有才學啊!”
呂夷簡翻看著手中的奏疏,看似漫不經心的說了一句。
“能讓瀕臨末路的國子監重回輝煌,但是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張之白感嘆一聲,又笑道:“老夫倒是有些羨慕他王及之了……”
“張相這話老夫聽得頗有深意啊!”呂夷簡忽的笑了,淡淡道:“若陛下有意從三司、樞密使中挑一人出來,想來那小子會不惜餘力的支援王臻入政事堂。”
大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那就是政事堂的宰輔之位大多是三到五人,這不僅能起到一個制衡的作用,更能讓權力分化。
以此防範謀個宰輔會一家獨大。
劉娥已經不止一次提出要選一人接任張士遜的位置了。
只是拖了半年多,卻也沒有個準確的人選。
這是想讓那些人或者某些勢力因此內耗,只是她卻失算了……三司的王堯臣並沒有爭權奪利之心。
王臻倒是有那方面的想法,只是他身後還有個秦為要護著,所以樞密使的位置要比宰輔的作用大多了。
張之白歷來不喜歡藏掖,直言道:“王臻資歷和政績都夠,他入政事堂也無可厚非,就看陛下和太后如何想了。”
“要不咱們推一把?”
呂夷簡壓低了聲音,笑看著張之白。
二人政見不同,也不屬同一陣營,按理說張之白不會同意,可他卻想也沒想的點頭道:“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