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贖> 37.以工代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7.以工代賑 (1 / 2)

按照明朝禮制,二月和八月是春播秋種的時節,皇帝需要親自扶犁耕田,給天下臣民做表率。左戰看著戶部侍郎周嘉謨的奏摺,心想自己可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況且眼下勸課農桑尤為重要,自己樂意帶頭。

等周嘉謨說完,左戰當即做出回應,說道:

“周愛卿所言極是,如今四海土地荒蕪,百姓嗷嗷待哺,朕願意在永定門外開設一片皇田,由朕親自下地播種、澆水、施肥、收割,以此鼓勵全國進行農業生產。”

水司郎中潘洋聽聞左戰要動真格的,知道這是一位務實的君主,趁機道:

“啟奏聖上,臣私下與欽天監的徐光啟大人交談,近二十多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災害出現,應未雨綢繆制定對策。目前欽差左光斗和楊漣兩位大人已經在甘肅、山東組織流民、災民興修水利,初步來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應該在全國境內進行推廣。”

左戰心想興修水利是利國利民的百年大計,但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下朝廷的財政剛剛持平,要想在全國推行至少需要二百多萬兩白銀,若是讓自己繼續割肉,那就索性一起流血吧!想到這裡左戰說道:

“准奏,著升宋應星為工部屯田郎中,與水司郎中潘洋並授文華殿大學士,可直接向朕遞交條呈。由宋愛卿牽頭,總結歷朝歷代關於農業生產和手工業方面的知識,編纂《天工開物》一書,並在全國刊發。潘愛卿普及《兩河管見》、《河防一覽》等水利知識,與遺直共同負責全國的水利建設。”

眾人見小皇帝對於水利頭頭是道,還一連提拔了兩位大學士,紛紛翹首以待。左戰見甜棗已經灑出,準備揮出一計巴掌,繼續說道:

“從夏禹治水開始,中原地區就一直飽受天災。朕繼位以來,各地災害更是不斷,決心傾舉國之力解決這個難題,在全國推行以工代賑。圍繞水利、道路、荒地等基礎建設,由朝廷出資籌備,州府組織實施,各地民眾出工出力,首先解決當前災民吃飯的問題,從長遠角度解決農民靠天吃飯的問題。”

左戰對於以工代賑抱有非常高的期望,決定此機會推行一條鞭法,重新丈量災區的土地,連同新開的荒地按戶分到災民手中,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不過這引起來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對,沉寂許久的葉向高見小皇帝犯了眾怒,再次衝在最前面,上奏說道:

“聖上有仁愛之心,這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不過佃戶種地交租是天經地義之事,如果強制收回富戶手中的田地,平均分給百姓,不但朝廷將失信於天下,更會助長了好吃懶做之心,以後便沒人願意辛勤勞作。”

左戰心想這就是詭辯,不必與他爭論,直接說道:

“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一條鞭法,到萬曆九年開始在全國推行,十年間新增耕地多達七百萬百畝。當時國庫充盈,百姓富庶,所以神宗出色的平定了蒙古人哱拜和苗疆土司楊應龍的叛變,並且在朝鮮兩次擊退倭寇的入侵。

天啟初年為了平定建虜之亂,戶部卻拿不出錢糧,朕不得已呼叫內銀近千萬兩。若再出現類似的叛亂,朕就得把紫禁城拆了湊軍餉,你們可安心?”

眾人聽小皇帝道出實情,本來的陰謀變成了陽謀,呼拉拉的跪倒一片自稱有罪。這招叫做連坐,百官早已屢試不爽,東林黨骨幹袁化中趁機說道:

“聖上,張居正擔任首輔期間屢屢犯上,猶如漢朝霍光,神宗皇帝不得已才將其削爵罷官,並廢除了他的很多政策。如今重提此人,臣以為是對神宗的不敬,請聖上三思。”

左戰心想你們又玩這一套集體罷工是吧?那咱就來個魚死網破,此時我若退一步,以後你們不得騎在我脖子上,起身說道:

“神宗皇帝文治武功,是歷代少有的明君,若沒有他的支援,張居正又怎會推行變法?之所以要削爵罷官,那是因為張居正恃功自傲,忤逆聖躬。

不過他為國事積勞成疾,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其子不堪受刀筆小吏之辱,為保名節自殺而亡,可見張家對朝廷的忠心。如今你們聚眾脅迫朕,與霍光何異?你們要是覺得朕不配坐這張龍椅,朕讓給你們如何?”

說完,左戰指著那張冰冷的龍椅,做出請的手勢。葉向高、袁化中等東林黨人看到皇帝動了雷霆之怒,知道自己把天給捅破了,紛紛低頭不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