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裡擇菜的老人聽到院子裡的動靜,忙走出門來檢視。
“姑姑!”阮母走上前喊人。
老太太懵在原地,旋即激動地走過來,一把握住阮母的手,“木藍,你可終於回來了!”
一群人被老太太熱情地迎進了門,坐下來的閒聊。
老太太看著明濯,感慨萬千,“這是你當初送掉的那個小的?好孩子,都已經長這麼大了。”
她抹了把眼淚,“都怪我不好,沒能去你身邊幫襯,才讓骨肉分離十幾年……”
阮母搖頭:“您那時候日子也過得艱難,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哪裡怪得了您?”
明濯坐在一旁聽兩人閒聊,漸漸聽懂了。
眼前的老人並不是阮母的親姑姑,因為阮母從小是被抱養的。
在五十多年前,農村送養孩子的情況時有發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
但阮母的情況有些特殊,她是被丟在路邊,被後來的養父母抱回家養著的。
那對夫妻身體有缺陷,沒有自己的孩子,抱養了阮母便一直當成親生女兒養著。
只是沒等阮母長大,夫妻倆便先後離世,阮母便被接到了姑姑家生活過一段時間。
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阮母對老人心裡很感激,能給她一口飯吃,讓她有片瓦遮身,已經是很難得了。
畢竟姑姑自己家也有幾張嘴等著吃飯,日子也過得艱難。
她這些年人雖然沒回來,卻定時打錢給老太太,不算多,每個月幾千,但老人都攢著,慢慢也蓋起了樓房。
晚上,老太太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都回來了,還有個七八歲的小孩。
農村人結婚早,這還是一家四世同堂。
老太太很高興,晚上燒了很多菜,阮母就在廚房幫忙燒火。
張哥看得心驚膽戰的,幾次想把阮母手裡的活接過去。
自己拿著高額的工資,怎麼能在一旁坐著喝茶,讓老夫人幹活呢?
最後還是阮明櫻過來把他喊了出去。
吃完晚飯,阮明櫻見老太太家人太多住不開,便訂了縣裡的酒店,阮母則留了下來,她想陪著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