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路的拼殺過來,數百人的衛隊所剩無幾,只剩下這位大將和數十名的死士。而且這位被拼死救出的太子,可能是生性恬淡,也可能是一路之上血腥殘殺看的太多了,他幾乎早就沒有了爭王稱霸的雄心壯志,只希望就此平靜的生活下去。
這一下,就在那裡生活了幾百年,倒也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當時那個小小的村寨,也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熱鬧的重鎮。那裡的人們,早已經忘記了他們之間還有什麼太子和將軍,全部都變成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到了這個司馬淡雲祖父的時候,在當時連年的戰亂中,他們家便已經變得非常貧困了。
又過了幾年,他們的那個村鎮也被亂軍佔領了,他們一家之後再次的開始流離失所四下逃亡。到了最後,他們終於逃到了現在所在的這個小山村,在這裡暫時停下了腳步,由於他的祖父和父親都粗通文墨識文斷字,而且為人極為隨和,很快就被這個地方的原有村民所吸納,真正成了這裡的一戶人家。
但是就在三年前,這個地方遭受了一場瘟疫,村裡的大人死了十之七八。在這場瘟疫中,司馬淡雲的祖父和父母都不幸死去了,他們一家就只留下了他和這個剛剛也死去的祖母。
袁天罡在看完他祖父留下的遺書之後,幫他好好的收起了那個黃色的小包裹,並找了一塊黑布嚴嚴實實的把它包了起來。然後,在村中鄉鄰的幫助下,安葬了他的祖母。最後,帶著這個小乞丐一般的司馬淡雲
,離開了這個小山村。
第二幅,深山修行,大致意思如下。
袁天罡帶著這個童子司馬淡雲走了之後,兩人就一路雲遊,最後到了現在四川省東北部的閬州蟠龍山。在這裡自行結廬,隱居潛修。並且,袁天罡還破天荒的把司馬淡雲收做了自己的入室弟子,並把自己的一身所有傾囊相授。
據說,這個司馬淡雲正是袁天罡一生當中唯一的一個入室弟子,就連後來幾乎和他相提並論的那個李淳風,也只不過是他半徒半友的至交而已,並沒有真正等到他的真傳。
為什麼這麼袁天罡這麼在意這個小小的司馬淡雲呢,原來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隱晦的歷史傳說。據說,袁天罡原本也是帝王之子,和這個司馬淡雲的住上有著極其相似的機遇。原來,袁天罡竟然是大隋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兒子,生於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初,因後宮鬥爭的殘酷,獨孤皇后殺死了他的生母,之後他便被送與了一家袁姓人家撫養成人。
等長大之後,他才漸漸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是他也和司馬淡雲的祖上,那個流亡的太子一樣,早已看淡了世上的一切功名利祿,只願隱逸山林做一個真正的修真之人。所以當他知道了司馬淡雲的真實身份之後,更加的喜歡上了這個天生慧根的孩子。
兩人在深山中,這一呆就是十餘年,後來袁天罡因為名頭太大,不得已再度出山,奉詔入朝,做了皇家的智囊供奉。而這個司馬淡雲不願出山顯達於世,於是繼續在山中潛心修習那些玄學功夫。
並且,他幫助師傅袁天罡繼續完善和編著了,那些後來傳之後世的著名的相書、天文書和風水書。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九天玄女六壬課》、《五行相書》、《易鏡玄要》和《三世相法》這四部書,據說這些書大部分就是由他執筆,替袁天罡最終編撰完成的。
雖然這個司馬淡雲和李淳風同為袁天罡的兩大高足,但是人家李淳風早年便享有名氣,而且所學頗雜影響較大,故而多為世人所知。但這個司馬淡雲人如其名,淡泊名利,性情深沉,從不在面前顯山露水,所以也就不為世人所知。
實則他的玄學成就極高,一身才學深不可測,有時候就連他的師傅袁天罡和李淳風,都暗地在私底下對他讚不絕口,稱他在某些地方已經超過了兩人。
另外,這個司馬淡雲還在深山潛修中,不經意的練就了一身高深的玄門內家功夫。這個意外的收穫,甚至就連他的師傅袁天罡也沒有預料的到。後來,他就又涉獵修習了一些古書中的經脈和針灸的學問,而且也達到了相當高深的造詣。
從此之後,他在潛修的空閒時候,便常常的化身一個邋遢的啞巴道人,下山雲遊。用自己高深的內功和神奇的醫術,幫助附近的一些普通的百姓,替人免費的解除一些疑難雜症。只是輕易的不顯露自己的玄學本領,以免過多的洩露天機,有違天道自然的正常執行規律。
到了後來,附近的越來越多得過他的恩惠的人,竟然自發的替他起了一個“邋遢真人”的尊稱。甚至,還在當地為他修了幾座簡簡單單的小石屋,作為他臨時落腳的地方。只要有得了疑難雜症的窮人,在這裡請人寫下自己的病情和住址,他就會在不久後親自前往免費醫治。
《最初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