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儒家的輩分,林旭曾聽齊老提起過。
儒家中的尊師重道,幾乎是苛刻到了極點,所以也就有了儒家錯綜複雜的輩分。
儒家祖師爺乃是第一任齊下學宮祭酒先生,所以後來齊下學宮中的祭酒,也多由儒家中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的。
因此,這也造成了祭酒一脈的獨特性!
但是,世間的任何規則,都不會適應所有時代,它們都會隨著發展而改變,這一點,儒家也不例外。
近五百年的戰國時代,儒家可謂是人才輩出,群芳爭豔,而這樣的情況,也出現了何人擔當“祭酒”的爭論。
最後各國的儒家大佬,默默制定了一個規則,他們還是依靠古制制定計劃,“祭酒”仍然由德高望重的人擔當,但卻也增加了一個專案,那就是陣師,只有陣師才能擔當“祭酒”。
畢竟當年的儒家祖師爺也是一位陣師,這樣的決定,倒也不算違背規矩。
儒家多陣師,而陣師又多為言傳身教,代代相承,所以“祭酒”一脈,又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
那就是最後幾代“祭酒”,幾乎都是一脈相承。
就比如錢老先生與學宮的祭酒大師,他們二人雖同處一個時代,兩人的地位也相當,但“祭酒大師”身份特殊,出身乃是“名門正統”,所以自然也就比錢老先生高出了半個輩分。
頃刻,林旭就已分清了所有的頭緒,他直視著這位錢老先生。
老人目光如炬,他的雙眼緊盯著林旭;“按照出身,祭酒師兄比我高出了半一個輩分,那我也就比你高出半個輩分,所以我今天不按輩分講,我就以暖暖的爺爺的身份與你說話,如何?”
聽到老人的話,林旭點了點頭;“當然,我今天來錢家,我是想討論一下錢媛的事情……”
儒家的制度錯中複雜,一套一套的,就算是林旭也不喜歡那玩意。
老人緩緩開口道;“你的陣師水平如何?”
林旭當即回覆道:“已開領域,但化物的境界,我還未達到!”
關於社交聊天,林旭已經琢磨了一套規律,他本著見人說人話,見鬼講鬼語的原則應對所有人,但林旭卻也有一個忌諱,那就是不要在任何一個老人面前撒謊。
因為那是非常愚蠢的決定,這些老人見慣了狂風暴露,也見多了夏日烈陽,他們對人性有著近乎變態的把握。
聽到林旭的話,老人臉色依舊平靜;“我相信祭酒師兄的眼光,如此說來,我們家暖暖嫁給你,倒也不算吃虧……”
“是我配不上暖暖!”
這個時候,林旭連忙謙虛地說道。
老人如此就同意了自己二人的親事,的確是出乎了林旭意外。
林旭原以為自己還要多廢些口舌呢!
“但是………我有一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