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你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
老人說話的語氣充滿著遺憾,至少在他心中那個百家思想大碰撞的時代已經結束,一去不復返。
窗外的林旭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位老頭,在齊下學宮之中,林旭也聽說過這個老人的名號,這位名叫望舒的老人固執又呆板。
名家自身並沒有激進的政治思想或經濟主張,所以才沒有被帝國記為叛亂分子。
不過這位望舒老人在學宮中的評價並不好很高,這與老人的才華沒有關係,出乎人意料的是老人的才華相當橫溢,是學宮中少有的精通諸子百家思想的人。
但真正讓學子們不喜的是老人的性格,這位老人大肆渲染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各國的文明。
“一心活在舊社會的迂腐老人。”這是林旭對這位老頭的評價。
當初六國遺族進攻學宮時,望舒老人還以為六國的貴族們要建立自己的政權了呢!
可是六國遺族不顧一切地在學宮製造殺戮時,老人當夜破天荒的喝了好多的酒,學宮的其他教授怎麼也勸不回來。
林旭沒想到是這位老人為新生們上第一堂課,所以當林旭第一眼看到老人時,林旭就知道老人要打擊這些孩子了。
給各位新生當頭棒喝,讓孩子們從自喜中醒來,這倒是學校慣用的手法。
林旭又看了半個時辰就不再觀看,這位老人心中嚮往的世界早已不負存在,更重要的是林旭知道小伍不會受望舒的思想蠱惑,一個受戰爭之苦的孩子,怎麼可能去向往戰爭呢?
林旭重新回到了書屋,新學生剛開學,林旭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這幾天還要為書屋重新歸類整理,可要忙壞了林旭。
今天林旭違反規則的去看望小伍,已經是很不好了,林旭匆忙地返回,就是希望不會被別人的消失。
白天整理書籍,或者閒下來的時候,隨便看幾本書,有時看一下游記,有時看下諸子百家的書籍思想,再無聊的時候翻本功法琢磨一下。
晚上睡覺之前修煉一下大手印,這就是林旭的一天,不算辛苦,活的還算有滋有味。
………
黎明剛剛衝破黑暗的束縛,齊下學宮外,一位年輕人揹著一把長劍,年輕人除了衣服洗的有些發白,再無其他特點,他面無表情地觀看著齊下學宮的風景。
齊下學宮早已在秦國紮根,周圍的景色也受著儒家文化的影響,四周處處可見儒家的典雅建築。
不僅周圍的建築受儒家思想影響,儒家思想也在改變著這裡的原住居民,大秦人民心中不僅有開放性的驕傲,更多了一些“儒念”。
負劍年輕人有趣的看著周圍的景象,他曾經遊歷大陸,到達過原六國舊土,但是年輕人還是感覺咸陽的一切都很有趣,這裡不僅有秦國人、更有遠方匈人,還有一些本應該在北槐森林的妖族,而秦國的統一,也讓他們坐在一間客棧之中吃飯,這能不有趣嗎?
年輕人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學宮的門口,望著遠處黑白相間的學宮建築,年輕人也從心底讚歎了一聲,齊下學宮遠離齊國之後,風采依舊。
年輕人吸了一口氣大聲喊道:“農家魏楊前來拜山”
聲音瞬間傳遍了整個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