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就是這樣丟的。
對手的沒落,並不意味著自己就在蒸蒸日上。
終歸會有新的對手。
歸根到底,修煉好內功,才是硬道理。
想到這裡,朱翊鈞擺了擺手說回正事,朝石茂華囑咐道:“論功行賞之事,兵部也不要拖延,儘快擬出來。”
也不是他這個皇帝性子急。
而是按大明朝的慣例,論功行賞這種事,不聚集個幾千人到校場討要,是不是有結果的。
石茂華連忙領旨。
王崇古則是立刻接過話頭:“陛下,與朵顏衛互市的條陳,臣已然擬好了,選址當是在喜峰口往北八十里處,寬河一帶(今河北省寬城縣)。”
說罷,便從袖中掏出奏疏,讓內侍呈上。
朱翊鈞接過仔細翻閱起來。
選址沒什麼問題,這一片如今還是爭議地區。
本屬寬河守禦千戶所,但大寧都司棄了之後,如今在事實上已經屬於朵顏三衛的牧區了。
又列了些別的互市的細條,交易的類目、互市的時間等等。
與宣大的互市,大差不差。
朱翊鈞看過一遍後,便合上放在一旁:“王卿,互市的時間,緣何是春夏之交?”
與俺答汗的互市,時間都是不定的——俺答汗想要了,才會約個時間。
但朵顏衛顯然沒這個資格,主導權自然在朝廷這邊,想定幾時,就是幾時。
王崇古有問必答:“陛下,深秋馬正肥,臣思互市之期定於春末夏初者,以虜馬方瘦,不敢馳騁深入。”
“退而言之,屆時即使有變,也可以關隘步卒之強擊疲兵瘦馬之弱,此乃防患於未然。”
朱翊鈞聞言,心中暗道專業。
不過,他既然這樣問了,自然是有別的意見。
他朝王崇古投去徵詢的目光:“既然是防患於未然,當有別的方法,朕問王閣老一句,這互市若是常設,能不能開起來。”
王崇古一怔,不免有些疑惑。
但還是回著皇帝的話:“陛下,常設自然也能開起來,不過簡單搭個市場恐怕不行,少說也要堆個小城出來。”
宣大互市雖然常有賊虜喬裝打扮,糾集劫掠,但那是因為其選址為了讓俺答汗放心,離宣大頗遠,以至於鞭長莫及。
但朵顏衛就不一樣了。
既然被打服的,那自然沒什麼主動權,哪怕互市設在距離喜峰口不過八十里的地方,也不過這邊一言而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