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鮮卑北派十二部
……………………………………
苴羅侯帶領著“鮮卑右部”,在“瀚海”附近遭遇到的就是這麼一股由大部分“匈奴棄民”組成的,原本屬於“鮮卑東部”的部落。
“匈奴棄民”在揉入鮮卑期間,屬於主僕身份互換,自然也遭受到了鮮卑人的奴役與輕賤。所以這些人便是在漠北草原的東部生存求活,而不能像彌加、闕機他們的部落那樣,跑去漠南東部。
再所以,“鮮卑右部”現在所遭遇到的敵人,可以暫時稱之為“鮮卑東部之北派”,而彌加、闕機他們雖然與眼前的敵人,曾經同屬於“鮮卑東部”,但是也壓根不熟。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跑去漠南生活過的鮮卑人都是“索頭”,也就是把頭髮紮起來,或者編成小辮子。但是這一夥“鮮卑東部之北派”卻是“髡頭”,就憑漠北這個地方,也不知道他們都把自己薅城禿瓢,到了冬天到底冷不冷。
假如說,漠南鮮卑如果不北撤,即便漠北條件艱苦,這些“鮮卑東部之北派”大概也能留在此處,生存下去。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早在軻比能、苴羅侯北撤之前,“鮮卑東部之北派”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別忘了,“西興安嶺”的東邊可是還有一位吉州牧公孫度。
朝廷調派兵團,在遼州大搞屯田,而且又在吉、遼二州的東邊設定了“東州”。公孫度看著眼熱,也想搞屯田,還想建城池,甚至還要修“長城”,可是這些活兒都是需要大量勞力才能乾的。
挹婁人差不多已經讓公孫度抓的剩不下幾個了,而且往東邊也已經跑到頭了,如果硬闖“東州”,恐怕朝廷不答應,所以公孫度只能把目標放在北邊與西邊。這樣一來,問題就簡單了,北邊是“北興安嶺”,西邊是“西興安嶺”。所以原本在這些地方生存的“鮮卑東部之北派”,便被公孫州牧格外的重視起來。
但是孔子曰的好,哪裡有抽鞭子的,哪裡就有搶鞭子的。儘管“鮮卑東部之北派”被公孫度抓走了很多,逼迫投降了很多,當然,也不乏主動歸順的。但是,總有一些人是想抗爭到底,死不投降的。
而後就在這一系列的徵與戰,抗與降的演變之中,冒出了一個名叫“葛烏菟”的人物。
葛烏菟原本也是“北派”一個小部落的小首領,甚至還歸順過公孫度。但是公孫度為了發展壯大自己勢力,根本不滿足於讓別人給自己上供,而是想要把這些蠻夷胡擄全都吞併下來,然後好好教導他們,讓他們該學種地的學種地,該學建城的學建城。
葛烏菟心裡話說,這要是跟著他們漢人學,就把咱大鮮卑……不對,是大匈奴……好像也不對……是把咱“大卑奴”給徹底抹沒了。
好吧,公孫度所謂的融合,其實是以壓迫為主的,抓來的俘虜都當成牲口用。而葛烏菟所謂的抗爭,也並非出於“為了部族”之類的高尚理想。僅僅是覺得自己在鮮卑部落裡邊,還能算是個有本事的,可要是混進漢人堆裡,可就啥本事也沒有了。這要是等到將來,自己啥也混不著了,那還不如當一個安安靜靜的部落首領呢。
於是乎,葛烏菟便用那一套“保全大卑奴”的理論,忽悠著一些原本就不甘心受公孫度欺壓的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群體。而這個聯合群體,因為前後共有十二個部落加入進來,所以也可以暫時稱之為“鮮卑東部之北派之十二部”。
是不是名字太長了?
好吧,那就姑且稱之為“北派十二部”。
…………
話說葛烏菟率領著“北派十二部”,對抗公孫度,起先還能騷擾、偷襲一下,但是隨著公孫度的實力迅速的擴張,他們就連“西興安嶺”的東邊也呆不住了,只能往大山裡鑽。
但是,想在山裡打游擊,那可是和進山打獵完全不是同一概念,至少打獵的時候不用拖家帶口吧?可是想打游擊,又該如何安置家眷?萬一被公孫度派出的兵馬抄了老窩子,那可全都完了。
所以葛烏菟所謂的對抗,基本上也就是“打一下跑三里”,以戰略轉移為主。然而在這個轉移的過程中,葛烏菟的個人威望卻大大提升,得到了十二部的一致擁戴。
好不容易的,葛烏菟帶著十二部躥到了“西興安嶺”的西邊,來到了“瀚海”附近,算是找到一個安居之地。除了收服一些這裡原本的小部落,繼續牧馬放羊之外,偶爾趁著公孫度不注意,還能躥回“西興安嶺”,偷偷摸摸打個獵,如此也算是繼續對抗公孫度了。
然而……可是……但是……這種幸福的小日子還沒過上幾天,苴羅侯卻又帶著“鮮卑右部”撤回了漠北。
苴羅侯帶著“鮮卑右部”與葛烏菟的“北派十二部”交過一戰,憑藉著兵強馬壯,所以比較輕鬆的就打贏了,但是葛烏菟是在公孫度的長期征剿之中活下來的,積累了很多的戰鬥經驗。既然自己正面“剛”不過敵人,轉而便開始以襲擾、偷襲為主,適時地騷擾“鮮卑右部”。
原本苴羅侯還要帶著“鮮卑右部”,前去“兜銜山”與軻比能匯合的,這樣的安排就像步度根暫居“寘顏山”一樣,都能夠距離龍城近一些,也好使自己的部落在來年的龍城大會上佔據更多的有利形勢。可是就因為葛烏菟的騷擾,更加拖慢了“鮮卑右部”的遷徙速度。
苴羅侯很憤怒,心裡話說,我們打不過漢人,從漠南逃回漠北,但是也輪不到你們一幫子“匈奴棄民”來欺負我們吧?怎麼我們都不打你們了,你們反而還沒完沒了的追著我們打呢?給臉不要臉是吧?
於是乎,苴羅侯乾脆停了下來,就是打算找著“北派十二部”的老窩子,徹底抹平他們。然而恰在此時,軻比能卻先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