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到處墊資修橋去
無論議員還是議長,都是不允許有公職之人參選的,但是各個學院卻不在此列,所以就連鄭玄都被選出來,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政議院議員。
袁紹美翻,睡覺做夢都經常笑醒,不僅再也不用貼錢當官,一手搞起來的議院也正在良好有序地進行華麗變身,再也不是“人形垃圾中轉站”了。鄭玄、邊讓、張範想想這些人物,別人想請都請不動,現在居然全是“議院中人”,而作為他們的老大,政議長,自己應該也算是走上人生巔峰了吧
與袁紹相比,楊彪的日子可就慘多了,議員們來勢洶洶,官員們大為震恐。要說上一屆的議員們,也經常指手劃腳,胡七八扯,官員們要麼敷衍一下,要麼置之不理,該幹啥還幹啥。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議員們提出的大多數問題,本身就是百姓們遇到的實際問題,官員們還敢置之不理搞不好就是群情激奮,大失民心。
就算真有膽大的官員,想把當地的事兒捂下來,可是人家議院現在有運作資金,議員們為百姓吶喊就能獲得百姓支援,敢揹著乾糧一層一層的往上告。上級議院敢不理嗎下一次選舉,你們還想不想爭取人家的選票了議院一級一級的連起來告,最後能讓袁本初告到劉漢少那裡,保不準連首相楊彪都得挨批捱罵,試問,還有哪一級官府能捂得住
以前相府的和御府的不對脾氣,因為總覺得御府那幫人不是盯著他們幹活,就是剋扣他們的薪俸,但是現在的議院管的比檢察司還寬。檢察司再兇橫,只要官員們不犯法,他們也沒轍,可是議院不管這些,只要官員們乾的活兒不符合民心民意,他們就敢堵著門口罵人。
官員們太難了,覺得自己做事,處處掣肘,已經有很多人向相府上書,建議取消議院之制。但是楊彪知道,明面上議院是袁紹一手搞起來的,背後卻是陛下的主意。“百姓靠山,陛下耳目”,現在議院正朝著這一偉大目標奮勇前進,這要是能取消才怪了!
再說了,你們下邊要是真的能把活兒幹好,還至於有那麼多捱罵的麼河內號稱大漢最富的郡,人家議院敢把小娃都送進學校,為什麼你們郡府就沒能搶先把這個活兒幹了呢
你們怕捱罵,就想取消議院,我不比誰捱罵多
粗話的,我招誰惹誰了當個欠債首相都不算完,還得當個捱罵首相。
哎喲,頭疼腳也疼,腳和頭都疼!
議院換屆選舉所產生的風波,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看到的,或許他們投選票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按照個人喜好,投出自己手中的那一票而已。所以議院之制的深遠影響,還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使普通百姓有切身體會。
然而有一件事,卻能夠讓所有的人親眼目睹,立刻見證!
在孫堅帶領的橋樑建設廳不懈的努力奮戰之下,歷時好幾年的洛陽大河大橋終於順利合攏,竣工通車。水泥橋墩,鋼架橋樑,木板橋面,為了防蟲
防鏽,又用瀝青將整個橋身薄薄地刷了一遍,所以遠遠的看起來,宛如一條黑色巨龍,騰起於大河之上。
通車這一天,大河大橋兩端引來了數萬圍觀群眾,因為劉漢少要來親自剪綵,所以不單有城管維護秩序,還有燕雲近衛團布控護衛。劉漢少帶著各府的愛愛卿卿們剛一來到橋頭,便引來了無數熱烈的歡呼,於是這位“皇帝哥”連忙向圍觀群眾揮手示意,就好像這座橋是他建好了,要送給大家玩似的。然而這一揮手不要緊,歡呼之聲更熱烈了。
看到這一幕的楊彪,忍不住心中腹誹,陛下平時連個朝會都懶得開,偏偏在百姓之中的人緣好到爆,自己整天忙得像頭老毛驢,累的腳後跟都疼,偏偏還要挨那麼多罵。粗話的,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x
然而一轉臉兒,劉漢少竟然邀請楊彪與自己一同剪綵,然後老楊就顧不得發牢騷,說怪話了,顛兒顛兒的又立刻湊到了劉漢少身邊。
除了楊彪之外,劉漢少還喊來了劉虞、王允、袁本初,三府一院的老大,一個都沒有少。於是老楊知道,恐怕自己將來要和袁本初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了,只希望劉虞和王允這兩個老癟犢子別見風使舵,合著夥兒給自己下傢伙。
又然而,劉漢少又將曹操和孫堅喊了過來,甚至還安排在了自己左右兩邊。交際部和橋樑廳都歸我們相府管,而曹孟德與孫文臺又是修路建橋的功臣。不管你們怎麼瞎嗶嗶,真正幹活辦事,還得靠我們。如此一想,老楊心裡平衡多了。
一條大紅綢,七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剪下去,預示著一條大路的暢通,也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開始。
剪綵之後,劉漢少登上馬車,率先向大橋駛去,愛愛卿卿們緊隨其後,也成為了第一批過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