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漢大忽悠帝> 第407章 王騎大馬的外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7章 王騎大馬的外公 (2 / 2)

原本馬騰派馬休前來,便已有了讓馬休留在洛陽當質子的覺悟,否則求人辦事,也不可能不送點禮,反而讓王鬧鬧送馬。再者,馬休也是害怕自己被扣留,所以才在王鬧鬧那裡說出要他送裝備的傻話。

可是到達洛陽之後這些日子,且不說身負護衛之責的孫策對馬休如何關照,就是燕大娃、燕四娃他們一聽說是王鬧鬧的小舅子,也一個個裝的跟親姐夫似的,對於馬休的熱乎勁就別提了。每天輪流陪著馬休吃喝玩樂,逛洛陽城,可憐的馬休,真是土老帽進城,眼花繚亂。尤其是孫策領著他去北邙軍校的時候,說這說那,無處不透露著驕傲自豪感,可把馬休羨慕壞了。

所以……所以……馬休不想走了!

寧願留下來當質子,還問劉漢少,能不能讓自己也去北邙軍校上學。

咋滴,蹭飯沒夠吶?

哥稀得用你當質子,白白讓你老爹對哥多一層戒備?

劉漢少義正辭嚴地拒絕了馬休的請求,還說:“你父兄為國征戰,身邊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哥無力支援兵馬,已是虧待壽成,哪能再把他的愛子大將留下來呢?娃呀,趕緊回家吧,告訴你老爹,馬家世代忠義,只要壽成不負哥,哥必不負壽成,咱們君臣相偕,世代相好!”

可憐的馬休,來時候不願意來,非逼著人家來,走時候不願意走,又非逼著人家走。你們這麼整,就不怕讓娃心裡留下陰影嗎?

不過馬休走的時候也算風光,皇帝皇后的賞賜,各路親友的禮物,從四輪大馬車到新型擺鐘,加上漂亮的絲綢,精美的瓷器,甚至還有李二娃送的炒鍋、火鍋,小朵、孫梅做的美味糕點。這些東西,有的是送給他老爹的,有的則是送給他老姐的,甚至還有送給他大外甥王騎大馬的。

千萬別以為劉漢少是轉了脾性,大方到白送馬騰這麼多東西,買塊西瓜還能嚐嚐甜不甜呢,對吧?等到這些東西送到馬騰那裡,新州原本的有錢人看著能不眼熱?能不稀罕?只要動了心,往後就等著生意上門吧!

再者,文化認同可不僅僅是文字、語言和鬼神,生活習慣能不算嗎?炒鍋、火鍋一到,再伸手抓一個試試……

然而,劉漢少卻對馬休說,其他東西都無所謂,這幾袋棉花種子才是最珍貴的,回去告訴你老爹,新州能不能富裕強大,就靠它了。而後,劉漢少還讓馬休代為轉交給馬騰一封私信,其中除了敘一敘君臣情義之外,便是一本《新州治略》的小冊子。

…………

孫策此行也算是探了探親,看見老爹還是挺好,老媽還是挺白,老弟們還是挺熊,也就放心了,轉而又護衛著馬休返回涼州。

到達涼州之後,王鬧鬧又無比沉痛地對馬休說:“陛下不允許我出兵相助老丈人,你趕緊命人先行,告訴我那老丈人,派人來拉武器裝備。命令上說了,車弩一百輛,床弩、拋石機各五十,記得讓老丈人自己帶毛驢啊。”

不許王鬧鬧出兵,是為了讓馬騰安心,至於讓馬騰自己帶毛驢來拉東西,估計不是軍令上說的,因為王鬧鬧跟著劉漢少學的最好的,其實是……摳!

後來,當馬休終於回到新州的時候,馬騰軍以及已經被收復的那些小國上下整個都沸騰了。將領們看著那些重型武器,膽氣徒增,這玩意兒架上城頭,看誰還敢來找事、找死;小國原本的王公貴族有錢人們看著那些禮物,件件精美,奢華尊貴,沒有不想要的;就連普通兵士,雖然啥也撈不著,卻也能在小國雜兵面前趾高氣昂:瞧見沒有?這才是咱大漢的東西。

再看馬家父子,最小的馬鐵已將自己的崇拜偶像臨時由馬超改為了馬休,而馬休也是整日對著馬鐵侃侃而談,胡七八吹,一副已經見過大世面的樣子。

沒有人發現,內心孤獨的馬超心中暗恨不已,當初怎麼就沒讓自己當成質子呢?北邙軍校,連馬休那個癟犢子都去過了,自己卻始終無緣。再看看馬雲祿讓馬休帶給自己的一套新式棉衣,還要孫策送的披風、烈酒,心中不免更加感念:妹子,兄弟,你們都還好嗎?

聽完馬休講述自己此行的經歷,馬騰也是意外連連,感慨萬千。

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王鬧鬧的老丈人,並且已經做了外公!這小兔崽子當初對自己吆五喝六,一副朝廷上官的派頭,然後又嘻嘻哈哈地把自己給攆了出來。現在要是再見面,他得管自己喊一聲岳父大人,算是自己佔了他的便宜吧。可是為毛自己還是不開心呢?再想想自己外孫那名兒,王騎大馬……然後就更不開心了!

萬萬沒想到第二集,陛下竟然會如此信任自己,既不扣押質子,也不派兵出關,非但自己所求的新型武器裝備一樣不少,甚至還額外給了這麼多賞賜,那些可都是好東西啊,值老錢了。

尤其是陛下讓兒子捎回來的那句話:馬家世代忠義,壽成不負哥,哥必不負壽成,君臣相偕,世代相好!

自己當初反叛,也是看到漢室頹敗,奸邪橫行,所以才順勢而起,可真沒想過覆滅大漢,最多也就是割據一地,混個草頭王噹噹。可是如今,自己是正兒八經的的一州之牧,陛下又對自己這麼夠意思……反覆思想著:馬家世代忠義,世代忠義……我又怎能做背義之人,不忠之臣?

一瞬間,馬騰差點把自己感動哭,雙手捧著那本《新州治略》,小心翼翼地開啟,看見第一頁上便寫著:滅國奪號,改設郡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