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曹孟德的私房話
……………………………………
這個議院看似無權無勢,但是既有安撫百姓,鄉中三老的意思,又有監察百官,御史大夫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它能帶來巨大名望!將來誰能成為政議長,誰就是大漢最有名望的人之一。名望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比當官更有權,比錢財更富有!袁家四世三公,不就是名望嗎?也許將來,人們再提起袁家,就得說“三公一議長”。
眼看著袁紹壯志滿懷,意氣風發,就要接下這個議長之職了,曹操卻無不擔憂地說道:“陛下!議院之制,確屬善政,可您有沒有想過,此議拿到朝堂之上,會引起多大震盪?可能您那些愛卿全都會出言反對,口誅筆伐。屆時,您將如何應對?”
跟著劉漢少時間久了,曹操也知道愛卿這個詞兒不太像夸人的話,此刻說來,尤其暢快。
劉漢少故作驚訝地說:“他們反對啊?那就對了!哥就怕他們不反對,那裡邊才有問題呢。咱們不能說愛卿都是混蛋,但是有多少貪官惡吏,上欺哥這個皇帝,下壓咱們的百姓,他們猶如蛆蟲,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結果卻是百姓受苦,皇帝捱罵,百姓們知不道,還以為哥是昏君呢。現在好了,有了本初這個政議長,下可為百姓靠山,上可為哥的耳目,上下通達,宇內清明啊!愛卿們清者自清,誰要是想再糊弄咱,本初也不答應,是不是?”
袁紹擲地有聲地說:“是!正該如此!”
現在好了,百姓的靠山,皇帝的耳目,足以讓袁本初膨脹了,信心滿滿地打算就職大漢首任政議長。
其實,弄出這麼個似是而非的議院之制,劉漢少原本也沒想過它能和所謂的民主有毛線關係。大漢此時的人心都快碎成渣兒了,這個時候還說民什麼主,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雖然劉漢少一再說明,議員不是官兒,但是他相信,只要把袁紹放出去組建議院,那些人還是會認為議員就是官。
這就是劉漢少想要的!
因為這個時候的百姓並不是指所有人,起碼還能自己種地自己吃,再稍微好一點的就算小地主了。至於那些僱工、僕役、流民,其實也和奴隸差不了多少,對於一個光著腚要餓死的人來說,只想要口吃的,才不會在意誰有權利誰當官。
所以,首先加入袁紹組建的議院之人,也必然是當地有一定權勢名望之人。
那麼問題來了,大漢現在究竟有多少權勢豪族,又有多少貪官汙吏?有多少是尸位其上的,又有多少是隻會嘴炮的?
把這些人全換了,大漢會動盪;把這些人全殺了,大漢會餓死,倒不如挖個坑,插一塊議院的牌子,把這些人樂樂呵呵地哄進去。等到將來,真正的百姓吃飽穿暖之後,意識到自己的權利了,自然會用手中的選票維護自己的權利,那時候才是議院成長的時候。
嗯……現在的議院更像人形垃圾中轉站。
歷史上有的說袁紹長得帥,有的說袁紹待人寬厚,禮賢下士,而最著名的恐怕還得屬郭嘉說的那句“好謀無決”。所以,讓袁紹出任政議長再合適不過了,首先,袁紹名望高又長得帥,能夠投效他肯定讓人覺得有面子;其次,袁紹待人寬厚,說明脾氣好,能容忍那些嘴炮賢達高談闊論,胡說八道;最後就是這個好謀無決,議院那種地方肯定會吵吵的比較熱鬧,想決都決不了,等他們吵吵完,真正幹事的人早把事幹完了。
“就先從河南開始,一個縣一個縣的搞,組建好縣裡的民議院,就組建郡中眾議院。你所做之事,史無前例,開創先河,任重而道遠啊,要加倍努力。”
終於,劉漢少拍了拍袁紹的肩膀。
袁紹認真回道:“臣唯效死力,以報天恩。”
劉漢少點頭說道:“太傅年邁,也該享幾年清福了,你們袁家需要有個年富力強的新家主站出來,為國效力。本初,哥看好你喲。”
這句話漢少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對自己說過,當年只覺兒戲,現在聽來依舊輕如戲言,卻又寄予厚望。
自從幹掉董卓之後,太傅袁隗一直很低調,雖然劉漢少加元服的時候,請他做的筮賓,緩和了與袁家的關係,但是改制三府之後,太傅之位便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袁紹也知道自己家裡那些人是怎麼想的,患得患失,悲悲喜喜,劉漢少這個話說的再明白不過,袁家不會失寵,只是太傅老了,該換成袁紹出來說話了。
很多時候,在外面無論吃苦還是風光,只要回家能夠得到溫暖,便是最大的安慰。然而袁紹從小到大,最受排擠的地方就是在家裡,要是真能成為袁家新主,恐怕是他這個庶子最揚眉吐氣的時刻。
現在,皇帝明確表示支援自己,感動太大,反而無言以對。袁紹只是注視著劉漢少,用力地點頭,心中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