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騰訊網接受網上直播採訪,主要談融資和商業模式。秦方遠侃侃而談,極盡口舌之能事,讓年輕的美女主持人充分領教了他的口才,連他自己都有些吃驚,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能說了?
秦方遠將銘記傳媒成功融資的意義總結為“四個一”:“一個巨大的寫字樓液晶廣告市場、一個強大的投資組合、一個強大的銘記傳媒團隊,以及一個強大的銘記傳媒高檔寫字樓傳播網路。
“透過此次融資,銘記傳媒將迅速覆蓋全國,未來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以及60個二、三線城市的6000餘家高檔寫字樓,安裝8萬臺液晶顯示屏。根據這個趨勢,未來3年,銘記傳媒將擁有北京高檔寫字樓液晶屏廣告市場88%的份額,在上海控制82%的市場,形成完全壟斷格局。在鞏固國內壟斷地位的基礎上,有望於不久的將來赴海外上市。
“對於市場問題,我們十分看好這個市場。高檔寫字樓洗手間聯播網路市場,一年相關聯的藥品和***廣告花費可能有幾百億,隨便切一點過來就不得了。洗手間是一個特殊的場所,需要安靜,在聲音和技術裝置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對這樣特殊的場所,銘記傳媒比其他對手有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充分考慮到觀眾的需求,在節目中較多地普及醫療保健知識,而不僅僅是廣告。現在團隊的裝屏能力和裝屏以後的廣告營銷能力已經非常強大,所以投資者認為我們是最有可能在市場上成功的公司。
“我自己研究發現,中國戶外廣告聯播網路的發展是很不充分的。因為中國全國性的廣告聯播網,過去主要是電視臺,除此之外就沒有了,所以分眾傳媒成功了。分眾傳媒成功了,是不是意味著全國的廣告聯播網得到了充分開發呢?不是。分眾傳媒的成功告訴資本市場一件事情: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一定需要很多全國性的廣告聯播系統。”
對於此次融資的成功,秦方遠還不忘替石文慶美言幾句:“非常感謝華夏中鼎投資集團作為財務顧問對銘記傳媒的幫助。華夏中鼎投資集團是中國一流的投資銀行,其對戶外傳媒市場的深刻理解以及卓越的服務品質是本次融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網路直播就是厲害,秦方遠在從媒體直播間回公司的車上,接連收到好幾條簡訊,都是針對這次直播的。有的說牛×啊,千萬別功高蓋主哦;有的說平常文質彬彬的,接受起媒體採訪來口若懸河,看來平常偽裝不少啊!只有一個電話是石文慶打過來的,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還是低調些好,吹牛本來就不是你的強項。還有,這些論調應該是張董事長的口吻吧?”
秦方遠自己也感覺整個人比較亢奮,臉頰通紅,是不是發燒了?摸了一下額頭,溫度不高。他對石文慶的提醒不以為然:“我是張總的代言人。”不過,事後仔細琢磨石文慶的話,秦方遠也覺得有點兒不像自己了。張口就來,大話套話,這可不是秦方遠的風格。以前的秦方遠呢?他好一陣精神恍惚。
過度宣傳有害。密集宣傳後不久,張家紅的手機收到一條簡訊:張總,我們記者調查採寫了一篇稿件,涉及貴公司的敏感資訊,敬請審閱。有任何問題可派人與我聯絡。落款是華夏消費時報社某某。態度誠懇。張家紅還說,現在的記者素質就是高。
然後他們就收到了一篇稿子,粗略一看,張家紅氣得臉色發白。這篇《昔日戀人反目成仇兩大新傳媒挖角大戰》的文章以湯姆帶隊跳槽到銘記傳媒為主線,以秦方遠與胡曉磊這對昔日戀人今日反目為暗線,還寫到了張家紅粗暴的行事風格,基本屬實,但語言誇張,渲染過分,對兩家公司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張家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電話就打過去,是一個男士的聲音。張家紅開口就罵:“這是什麼狗屁報道?!嚴重違反事實,立即撤下,否則讓你們報社吃不了兜著走!”
對方對此習以為常,不緊不慢地說:“我們證據確鑿,有錄音、有照片、有人證,我們只是客觀陳述,追尋真相。如果貴公司有異議,可以派人過來談。”
張家紅氣得摔了電話,然後直奔秦方遠的辦公室,把傳真過來的文字遞給秦方遠。
秦方遠看到寫他和胡曉磊的關係,也臉色大變:“這是汙衊!”
張家紅說:“你認識那天的那位女記者?”說著,有些怪異地看著秦方遠,秦方遠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文章中提到了周易財約見過秦方遠,這麼隱秘的事情是誰洩露的?
秦方遠坦然地對張家紅說:“張總,那次我和周易財談過,就是為了湯姆的事情,見面後我也向您彙報過。也是在這次會談的基礎上,我們才採取了一個穩妥的方案。這篇文章一旦發表出來,將侵犯公司和我個人的隱私權、名譽權,我要起訴他們。”
張凱倫是媒體人出身,他給公司提供的建議是,先穩住這個記者,不讓文章發出來,至於打官司之類的那是後話。
張凱倫去跟對方接觸,對方提出來,如果想壓下這篇報道,需要支付20萬元的廣告費用。張凱倫跟張家紅彙報,張家紅一口否決了,說:“我來找找他們老總。”
張家紅不知道透過什麼關係聯絡上了《華夏消費時報》的總編,張凱倫被委派過去溝通。
華夏消費時報報社的總編是個五十多歲的禿頂,見了張凱倫就拿出排好版的報紙大樣,說:“張總監,這個事情讓我為難啊!你們張總是透過另外一家報社總編打招呼過來的,按理說這個賬我得買,可那時候已經晚了,這篇文章排了一大版,現在撤下來,上其他稿子也來不及,總不能開天窗吧?”
張凱倫一聽就知道這個總編是個老狐狸,報紙大樣是可以臨時做的,不過是噼裡啪啦十幾分鐘的事,這是報紙搞創收的把戲。前不久,有一家準上市公司被媒體折騰壞了,也是因為一篇負面報道,被訛詐了120萬元。
終於,這總編開口了,要一個版面的廣告,10萬元。
張家紅說:“開什麼玩笑,竟然敲詐到我的頭上來了?!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她讓張凱倫寫了一個情況報告,她要拿去遞交給一個什麼人。
第三天,那禿頂的總編打電話給張凱倫,說:“張總,我們都是誤會。這麼小的事情,也別鬧得那麼大的動靜,這麼高的部門領導都打電話過來了。我們是小報,生存困難,還望多多諒解。稿子已經撤了,放心吧!我們知道貴公司的能量大,以後凡是涉及貴公司的報道,我們都會慎重的。”
這件事情剛辦完沒幾天,錢豐打電話過來,說胡曉磊去華夏消費時報社鬧事去了,差點兒跟那個男記者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