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一個王,那可不是簡單的事。
能夠抓住一個王的分身,從而用詛咒去殺王的本尊,那更不容易。
但是現在擺在隗林面前的就是兩個天都山弟子,和自己三個人而已。
然而看似簡單的場面,細細一想就知道這後面的爭鬥與謀算是何等的深沉。
有一個強大的存在,某個王要將明空界煉為一件寶物,而被發現之後,道門的大能便捉了一位王的分身,想直接咒殺那位王的本尊。
這種報復是何等的劇烈。
他不由的又想到了崑崙王城發生的事,崑崙王受天誅,就他現在所瞭解到的,似乎當時除了大通界的修士支援,大千世界裡其他界域並沒有人來支援。
難道是因為崑崙王竊取至高權柄,讓道門中其他的人都不敢出手幫助嗎?不敢承受至高的怒火?還是說有什麼別的不為人知的原因?
“你當年在天都山修行的時間並不算長,而且主要是修習劍術劍理,天都山真正的劍術本是要在你回山之後再傳你,但是你卻離開了,若是有人來阻止,你是否能夠抵擋?”
風平真人有懷疑隗林的能力沒有問題,因為隗林在天都山的時候就沒有顯露出什麼本事,大家最多隻知道他劍術天賦不錯,而他下山只一次就沒有回去,在那個玄鳥國的戰鬥,他們沒有親眼所見。
“我有四式劍法,若有敵至,當能抵禦。”隗林說道。
“可惜,你當時沒有學得我們天都山具體心劍之術。”風平真人說道。
隗林當然知道他所說的心劍之術是什麼,天都山以心咒之術為根本法,符法為輔,即使是御劍之術,也是與心法裡的咒術之中咒法融合而成的咒劍術。
在天都山並沒有所謂的法術四類、借、御、契、心的歸納。他們咒法、符籙、劍術、役靈等。
這種歸納也不算是隗林歸納,而他見有人這樣歸納,在經過自己一番比較之後,覺得這樣更容易讓人理解,所以那天就跟韓珍玲這樣說了。
如果有一天他當了老師,或者收弟子,他也會這樣說。
咒術與符法在隗林這裡也被歸為心法類。
咒是由心神而發。比如一個鎮字法,這屬於咒法。平時修持之時,在心中唸誦,聚神而觀想,這種力量讓自己的元神心念都會不斷的壯大,既是對敵之法,也是可修持本我的法。
至於那些各大教派的經書更是要常常在間默誦,以壯心念。
符籙很多人則會認為應該歸為御法之中,修行人御符籙而與人爭鬥,也有人會認為應該歸於借法之中,這是借天地鬼神之力寄於某種載體之中,比如紙、玉等有靈性的物品中,成為紙符玉符。
但是隗林覺得符籙出現的本質並不是為了爭鬥,而是修持本我。
在心間勾勒符紋與神合、心誦籙冊上的神名,也是一種強壯心神的修持方式。
所以也被隗林將之歸為心法類,也希望別人學習符籙是為了修持本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淺顯描摹符紋,書寫法籙的階段,這樣即使是能夠成符籙,也終究是外物,有點本末倒置。
能夠多一份修持本身,壯大心神的方式,對於每一個修行人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