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之前司徒朗朗“惡跡斑斑”,司徒夫人也不敢動這個心思,一是怕找不到門當戶對的女子,二也是怕被人拒絕,現在朗朗竟然是動了這個心思,倒是可以為他考慮考慮。
只要他能夠慢慢的做好現在的自己,倒是不用擔心日後說親。
司徒朗朗是她的親生兒子,他的品行如何她自然是清楚的,但就是因為旁人不清楚,一口唾沫也能將人淹死,未做完全準備之前,她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司徒夫人還有另外一個考量,她也怕司徒朗朗現在的浪子回頭只是他的一時興起,若是他能夠撐住半年之內沒有“惡跡”,她這個做孃的自然是會為他找一門好親事。
並非司徒夫人不清楚自家兒子的情況,只是別人才不會聽信自家人的言語,只會看外面人如何說的。
如今司徒朗朗在外人眼中便是一個劣跡斑斑的人,每日流連於煙花場所,與那些紈絝子弟別無二致。
但事實上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因為司徒朗朗年幼之時,他的父兄都戰死沙場。
因此換了司徒家的繁華,但這些卻都被大伯以幼子無知、司徒家的東西不能讓給外人的理由奪走了。
他更是安排了人唆使司徒朗朗,讓他小小年紀就往煙花之地去,因此便染上了愛逛花樓的這個毛病。
傳言,司徒朗朗去花街柳巷倒是比起回家還要輕車熟路,因此,他家大伯才放下心來,沒有對他們家趕盡殺絕。
但出人意料的是,司徒朗朗不但沒有因此虧了身子,反而在科舉之中,一舉中第成了翰林老爺。
至於他大伯一家,已經不再來往了。
祖母也是後來才明白這一點,只覺得對司徒朗朗母子有愧疚,便帶著所有的嫁妝來到了司徒朗朗家,還帶回了當初被老大昧下的部分家產。
只是,他祖母年紀到底大了,腦子也有些不太好使,已經有些分不清楚那些是事實了,對司徒朗朗又充滿了愧疚,總覺得若是當初自己能夠悉心管教司徒朗朗或許早就能夠成為朝廷命官了。
因此,對他更是加了百倍的寵愛,以至於讓從小跟在她身邊的妹妹,都有些吃醋了。
四人跪在佛祖面前各懷心思,司徒朗朗雖然不信神佛,但也跟著母親一起叩拜了起來,他突然想到自己其實並不是別無所求的。
他但求佛祖保佑自己,這一世能夠如償所願。
只是光求佛祖保佑似乎也不夠,畢竟他自己也得做出相應的努力。
看著母親扶著祖母往靜室之中打算和主持閒聊幾句,而緊緊跟在母親身邊,衝著自己做鬼臉的堂妹,他倒是覺得自己過來的有些多餘。
想了想,司徒朗朗則開始在這山上閒逛,三月的寺中到是沒有什麼好景色,除了些還未長出葉子的禿樹之外,倒也沒有什麼別的景色了。
司徒朗朗隨意的在院子裡閒逛,轉眼便來到了後院的一處蓮池,此時不該叫做蓮池了,裡面沒有蓮,只有一池的龜和顏色豔麗的錦鯉。
他曾在七月的盛夏陪著家人過來,看到過滿池的荷花,而如今只剩下一池清水和在裡面懶懶曬著太陽的烏龜,以及遊得自由自在的錦鯉。
他隨即想起來,這裡還充當著普陀寺的放生池。能看見裡面最大的烏龜,是比人臉還大,也不知道它們活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