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清綺等人是在過了知縣大人的頭七之後,才告辭離開。此時,王大人的那些遠親才翩翩而至。幾乎是沒有寒暄,就直接要王李氏回京城。
這群人來勢洶洶,讓尹清綺有些奇怪,但戚淵卻略帶深意的,讓尹清綺不要管別人的家事。
這知縣夫人也是心狠的人,沒等家中賓客來全,也沒有將人送回了祖籍,就將人藏在了這清水鎮之中,幾乎是沒有徵求所有人的意見。
不管是她的夫家,還是孃家,對她的做法都非常的不滿。而王李氏已經收到了她父親的信,其中有褒獎,有誇讚,而最後是讓她回京城等待去敕封,說是要被封成誥命,一定要回孃家住著。
婆家這邊也來了信,還來人要接王李氏和知縣大人回祖籍,也是被王李氏拒絕了,那人便住了下來,說是為了說服王李氏,不過做的,卻是威逼利誘等不入流的手段。
戚淵最信任的暗探就是湯震,既然王李氏要成為幽州的暗樁,自然是得有信得過的屬下。
湯震聽過戚淵的意思之後,便介紹了幾個會武功的姑娘,給王李氏當丫鬟,這幾個人的際遇不同,脾氣秉性也不同,並未投靠湯震,而這樣就更加讓人安心了。
若是王李氏能將她們收服為己所用,也是一樁好事,若是不能當心腹,給錢讓她們當打手也可以的。
王家人仗著是王李氏的婆家,便在清水鎮中作威作福,而此時朝廷也已經下了旨,封了新的知縣,就近升了一位閒職的進士,自然也是不能住在縣衙的,只是在縣衙邊上另買了一個屋子,在裡面住著,只是這王家人卻是不肯走,一直鬧個不休。
好在清水鎮的人知道,這位知縣夫人的難處,也知道知縣死於非命,對她便多了幾分同情,也就格外看不順眼過來頤指氣使的王家人。
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兩人成婚不過三年,但這時間也不算短,王家人便是拿著這些來要挾王李氏的,要求她回婆家,而李家人也是如此,
這兩家人打的什麼主意,王李氏自然是明白的。無非就是因為她得了一個誥命,雖並沒有什麼大用,可卻是一樁美談,放在家裡當吉祥物供著,也是別家沒有的。更何況這誥命是有俸祿和封賞的,誰家都想要這好處。
小翠帶著一個小丫鬟,上街去採買。
這小丫鬟穿的比小翠要好上不少,言語之間多是看不起這小鎮,根本不把小翠和其他人放在眼裡。小翠也忍氣吞聲的聽了下來,而鎮民們對這件事已經見怪不怪了,看著小翠倒是都帶著一抹惋惜。
“這王夫人婆家的人還沒有走啊?”
“噓,你小聲點,王夫人正傷神呢,你說這些話,不是拿著刀往她心窩子裡捅嗎?才失了丈夫,一
個要她回家改嫁,一個覬覦她的陪嫁,怎麼不讓她心寒?”
這些鎮民們經過了孩子丟失的一事之後,看人待物也多了一絲警惕,越發的清明瞭一些,如今王大人屍骨未寒,便是有人過來找王夫人的麻煩,想也知道是因為有利可圖。
若是他們真的有心幫忙,就該早早的過來幫襯著些,而不是等著朝廷中,露了些許風聲之後才來,這難免不讓人多想。
這意味著,若是王夫人沒有得到皇上的垂憐,就會被這些人給遺忘了。
清水鎮的人不傻,有些訊息也經人透露出來了,自然知道王夫人是要封誥命的,多少學子十年寒窗,就是為了給自家父母和妻子求一個誥命,也就明白這王夫人是多麼的不容易。
現在這上趕著過來的那些親戚,在樸素的村民眼中看來,自然是別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