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癱瘓20年的腦癱青年?右側上下肢發育遲緩、功能障礙、前臂旋前畸形,手功能嚴重障礙並逐步喪失精細運動能力。”
“既能解除肢體痙攣狀態,又能進行神經移植和手畸形矯正!這感覺是做不到啊!”
“咦,阮醫生開始講解了!”
“哦,他的意思就是透過功能性選擇性脊髓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FSPR)和肌力、肌張力調整術,術後患者右下肢肌張力降為正常,足內翻畸形完全矯正,腳後跟可以放平。最後經進一步康復治療,軀體平衡改善,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行走姿勢接近正常!這種就是融合治療手術?”
“看起來思路非常的犀利,讓我大開眼界!”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我感覺有點痴人說夢。這個阮醫生這一次又在創新偏癱新術式?”
“嗯,並不是每次創新都能成功的,這個病人的病情實在是太嚴重又太複雜,多種病症一起,根本無法同時解決的。這種病人,一般都是隻能放棄治療。”
“我怕這一次是阮醫生的身敗名裂之手術直播!”
“是不是對自己太自信了點啊?這種手術最好不要直播啊!先在內部試著成功了再公佈!”
“還是太年輕啊。”
不少人驚豔阮彬的這種手術思路和方法,但也有不少人不看好。
畢竟病人的情況太複雜太棘手了!
很多神經外科的老司機都看得出這幾種情況無法全部同時解決的!
就在此時,手術室內,阮彬開始手術了。
手術的順序是先做功能性選擇性脊髓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再做健側頸7神經移位術!
手起刀落,從腰2~骶1取後正中切口,分開肌肉,暴露腰2~5椎板,顯露硬脊膜並縱行切開,其邊緣以蚊式鉗提起或牽線提起,以防腦脊液外溢。
找出腰2~骶1神經在椎間孔出口處,逆行向上找到前、後兩根的匯合點,即出硬脊膜孔處!
刀光劍影,很快就到了頸段手術,只見阮彬取俯臥頭頸屈曲位,做後正中縱形切口,顯露並切除頸4~7各患側椎板,將半側椎板的硬脊膜切開,顯露頸4~胸1各神經後根小束,選擇閾值低的按比例切斷各節後根小束。
看著阮彬如此熟練的動作,旁邊的喬曄健嘖嘖稱奇:“簡直就是手術複製機啊!”
此時,在手術顯微鏡或放大鏡下,阮彬以顯微外科器械鈍性分開各後根小束。
用神經鉤或橡皮膜提起,逐一用電刺激器(肌電圖儀或脈衝電刺激器)刺激後根各神經小束,以誘發肌痙攣。
在肌電監測或以肢動法測定各小束誘發肌痙攣的閾值並一一標記和記錄,選擇閾值低的後根小束按比例加以切斷。
這些小束除閾值低外,還伴有小範圍的連續性陣攣。按比例切斷閾值低的後根小束,以阻斷脊髓反射的r環路達到降低肌張力,緩解肌痙攣之目的。
最後,徹底止血,嚴密縫合硬脊膜切口,隨後觀察硬脊膜已膨起無腦脊液外漏,按層閉合手術切口,並於切口內放橡皮引流條,以防硬膜外血腫。
接著又是做健側頸7神經移位術……
整個手術大概花了5個小時才完成!
雖然不是他手速快,估計得8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