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第一附屬醫院。
骨科。
骨科主任周承豐對著劉駿馳道:“老劉啊,你親戚小王的這個膝關節比較棘手啊,情況很複雜,我們修復的把握不大!”
“老周,你可是國內有名的骨科老司機,連你都覺得把握不大嗎?”劉駿馳聽了之後一愣。
“比較常用的辦法是在病變部位打幾個洞,讓骨髓滲出,骨髓中的血和再生能力很強的幹細胞混雜在一起,覆蓋在缺損的軟骨表面,形成纖維軟骨。不過,由於人體的關節軟骨是透明軟骨,纖維軟骨與透明軟骨相比抗磨損能力、力學強度等都有較大差距,尤其像你親戚小王這種情況,它面積較大、損傷較深的軟骨缺損,這樣的修復效果並不理想。”周成豐嘆氣道。
“這樣子嗎?”劉駿馳眉頭微皺。
他這個親戚是他侄子,今年24歲,因為意外受傷導致關節損傷。
昨天周承豐就跟他說過了,因自然老化、遺傳、運動損傷等原因導致的關節損傷患者不少,因為關節軟骨無血管、淋巴和神經分佈,缺乏自身修復能力,往往需要藉助手術進行人工修復。但是,受制於材料使用壽命等問題,即便是在關節置換技術相對成熟的今天,對60歲以下的患者,特別是青年患者來說,在未來接受二次手術的可能性較高。
可是現在第一次手術難度就超乎想象,別說第二次手術了!
“是的,把握真不大!如果手術失敗的話,情況更糟!因為動手術也會造成創傷。”周承豐開口道。
“有什麼好介紹嗎?去京城那邊的醫院還是去國外?”劉駿馳問道。畢竟是自己的侄子,不想去放棄。
既然老周都這樣子說,人家也實話實說了,畢竟大家都是同事!
“國外我不知道,像你侄子這麼年輕,由於受制於材料使用壽命等問題,即便是在關節置換技術相對成熟的今天,國內其它醫院估計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如果是老年人的話,就湊合著用人造材料了,畢竟老人歲數大了,最多再活十幾年,材料完全可以撐住。但是像你侄子小王才24歲,這人造材料肯定支援不了幾十年那麼久!”
“好吧。”劉駿馳心中有些焦急起來。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阮彬!
這傢伙一直都在科室手術領域創造奇蹟,創造新術式或者改良術式。
說不定他有什麼辦法或者有什麼好的建議?
此時此刻的劉駿馳還是有點像病急亂投醫的意思了,畢竟去問一問也不掉一塊肉,萬一人家有什麼想法呢?
想到這裡,劉駿馳就道:“我去找個人問問,看看他有什麼辦法!”
“找誰?”周承豐好奇的問道。
“我們急診科的阮彬!”
“阮彬?”周承豐聽了之後微微驚訝,他也知道阮彬在多個科室都創造了不少新型手術,但是……人家不一定什麼手術都會吧?
不過想了想,他也沒有出聲質疑,而是道:“嗯,可以去問問這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