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錦繡年華”開張。
錦繡年華的原身便是那風花雪月卻害人不淺的飄香院。
距離武雲昭從青州府回到白蘭鎮有一個月光景了。
在這一個月中,武雲昭層層打點,將飄香院這塊地拿到了手,支撐起了自己的營生。
曾經雲**雨的飄香院,如今雲消雨霽,搖身一變,成了主營刺繡、成衣和胭脂水粉的正經店鋪,白天開,晚上閉。
武雲昭意在錦繡江山,自忖貌美端方,年華正好,便取名“錦繡年華”。
揭匾之後,武雲昭說了一段開場白,轉身入內打點客人。
藉著飄香院的名聲,這塊兒地很出名,旁的宣傳都不用,哪怕是出於好奇,也有很多人想來看一看。不止男人們要來,女人們更要來。
女人們來這兒,一是為了華服美妝,二是要看看風月場到底是個什麼佈置,尋找、尋找曾經“汙穢”的影子,哪怕她們明知道此地早已今非昔比,煥然一新,乾乾淨淨,絕無醃。
不過,男客比女客還是要多一些的。
武雲昭在大堂應付一圈,見沒什麼好操心的,帶著小桃上了二樓。
小桃指著樓下,問道:“姐姐,咱們是女人的營生,怎麼男客比女客多呀?來給家裡的女人買衣服,買胭脂水粉嗎?”
武雲昭靠著欄杆,望著下頭,笑道:“若真如此,那就好了,說明家裡的女人有人疼。”微微嘆息,說道:“可惜啊,來這兒的男人大都醉翁之意不在酒,嘴上說著為老婆,為老孃挑物件,實際上呢,你瞧,一雙雙眼珠子都在咱們的姑娘身上,這是色心不死,以為我這裡背地裡還幹那調調,尋機會呢。”
飄香院垮了,一眾姑娘“失業”,無處謀生。
武雲昭既然接了手,也不能不給人生路,於是便將願意從良的姑娘收入麾下,讓她們當繡娘、裁縫、櫃姐兒。
院裡的姑娘就算上了岸,短時間內,也脫不了一身的風塵,舉手投足間,很有風情,很勾人,自然的,很受歡迎。
或許,人們總是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心裡想什麼,外頭的事情就必然如自己所想一般。賊心不死的男人們堅定地以為,這裡只是換了個殼子,蓋了層遮羞布,內裡還是一片香風陣陣,紅塵滾滾。
小桃探頭又瞧了瞧,忽然感慨道:“反正是說不清的,說了也沒人信,咱們一直正正經經的就好,到時候,自然沒人隨便汙衊。”
武雲昭聽她一番話飽含滄桑的味道,微微一笑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有時間費口舌,不如多掙銀子。”
小桃重重點頭,笑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