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華將出宮後的行事一一回稟了武雲昭後,卻見武雲昭皺起了眉頭,忙問:“蕊瑤姐,怎麼了?我有何事辦得不妥嗎?”
武雲昭搖搖頭,說道:“不,你辦得很好。我在擔心另一件事兒。”
劉若華問道:“什麼?”
武雲昭道:“若華,派遣你哥哥擔任欽差的聖旨比那道摺子晚了三天,這不合情理。”
旱災、洪災每年都有,朝廷處理這些事情早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武雲昭雖然認真對待,多思多慮,但最後的處理方式與以前沒什麼大分別。山河水利不改,很多地方的災害是避免不了的,非人力可控,還是隻能放糧、撥款。調配欽差跟隨是為了減少層級剝削,保證糧、款能儘可能多地落在百姓手裡。
奏摺從武雲昭處離開後,先經王德的手送入御書房。熊嚴多半是不會理會的,也就是說,武雲昭的處理結果就是最後的結果,等摺子下發中書省,再由中書省的官員擬好聖旨,再將聖旨傳回御書房,待聖旨蓋上玉璽,然後再下發出去,前前後後耽誤不了多少時候。因此,聖旨和奏摺的時間差很不尋常。
武雲昭想,這種時間差的存在必定是有官員從中作梗所致。
劉若華道:“三天是有些長了,那會是誰呢?”
武雲昭這些日子以來,一直接觸政務,對官員設定已經瞭然於胸,稍加思索,說道:“丞相付希繼抱病,一直修養,至今未歸,經手不了此事。我爹兼任侍郎,處理要政,近些日子應該是代丞相職,分身乏術,這事情不算大,落不到我爹手裡,況且,我爹跟你爹交好,若是碰巧看到了,肯定不會攔著能讓你哥哥立功的事情,所以,也不會是我爹。剩下的人嘛,只有六位舍人,搗鬼的必出於他們之中。”
劉若華道:“六個之一?”
武雲昭道:“恩,六個之一,不算太好查。”微微沉吟,說道:“回頭我問問王德吧,他或許有門路。”
劉若華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為什麼還是讓過了?若真要阻攔,該要進言改換人選才對。”
武雲昭道:“太準的緣由我也說不好,不過•••”微微一笑,說道:“你覺得陛下有心情把一件事處理兩回嗎?”
劉若華笑道:“陛下啊,一回都不想,連看都懶得看。”
武雲昭道:“這就是了,或許是覺得你哥哥不成威脅,又不想觸了陛下的眉頭,思索之後,還是給過了。”
劉若華想到哥哥處境,覺得有理,說道:“蕊瑤姐,找到人之後,你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