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劉若華仗劍上場。
劉守業為了不給女兒壓力,也為了減少他人對自己的忌憚,來到看臺。
他是大楚的功臣,又是皇親,很受皇帝和太后的喜愛,賜坐御前。
太后笑呵呵道:“賢妃如此出眾,劉將軍功不可沒,教女有方!”
劉守業謙遜道:“太后過獎。”
武雲昭湊笑道:“太后,今日賢妃為咱們皇家大爭顏面,您到時候給什麼賞啊?”暗示劉若華已是皇家人。劉守業教女有方最後受益的是皇家。
太后道:“賞一定要賞的。這可難倒哀家了。賢妃不是一般女子,肯定不喜歡花花綠綠的東西。”
劉守業介面道:“小女是皇家人,應該為皇家出力,太后莫要為難,賞賜就免了吧,您口頭誇兩句就得了,免得小女恃寵生嬌。”
太后聞言,心中更穩,面上更喜,笑道:“哪兒能啊,賢妃本領這麼大,誇是一定要誇的,賞也一定得賞,只是”一時想不到合適的賞賜之物。
劉守業表完了忠心,不再多說,一心二用,一邊看女兒比試,一邊聽著皇家人的商量。
這時,熊嚴開口道:“母后,兒子記得父皇有一把寶劍,紋如秋水,可削金斷玉,份量也不重,適合女子使用的,不如將那把劍給賢妃吧。”
先皇之物,非同小可,非珍貴可言,更內涵皇家看重、信任。
劉守業起坐,單膝跪地,推脫道:“陛下,小女本領低微,受不起先帝之物,臣代小女謝陛下看重。”做足了恭敬的樣子。劉守業
知道,熊嚴既然說出了口,這把劍一定是要落在女兒手裡的。作為臣子,他必須得謙恭,不能太放肆,因此不能一口答應。在熊嚴明確賞賜以前,不能自作主張。
揣測君心,必須慎重更慎重。
太后經提醒,也想起來了,說道:“恩,不錯,先帝爺確實有把寶劍,一直收著,好多年沒拿出來了,虧得皇帝記得,正好給了賢妃,物盡其用,先帝爺在天有靈,必然歡喜。”
劉守業高聲道:“微臣代小女謝皇上、謝太后恩典。”
韓青在熊嚴身後,也隨劉守業跪下。
這樣大的賞賜,是對整個劉家的恩典,不單單屬於劉若華一人。
熊嚴道:“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