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之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是急不來的。
大軍出征,前有糧草,後有兵卒,隊伍龐大,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還得抵禦天氣,小心伏擊,相當不容易。
按著推算,劉守業等人到達邊關時也得是六月底,那是半個月之後了。
武雲昭道:“是啊,地方大的壞處就在這兒了。天高皇帝遠,不好照料。”眼望東北方,城中的搗衣聲傳到耳裡,好像都變成了馬嘶,不知多少人家送走了家中的頂樑柱,更不知,最後的最後,有多少人能回來。
武雲昭有感而發,忍不住吟道:“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首王翰的《涼州詞》是此間沒有的,小順只覺得氣勢不凡,讚道:“娘娘,您這詩作的真好!”以為是武雲昭自己想出來的。
武雲昭笑道:“本宮沒上過戰場,可作不出來這樣的詩。”想到此間歷史與別地不同,說道:“這是本宮偶然翻找文獻時看到的,覺得挺順口,就記下來了。”
小順道:“這是寫戰場的!跟現在的情景倒相稱,就是•••兆頭不太好,娘娘,您在別處可別念出來,那些大人怕是要挑刺兒的。”
武雲昭道:“他們愛挑就挑吧,本宮還能管得住他們的嘴嗎?就算不當著本宮的面講,背地裡指不定說什麼難聽的話呢。就說今日,本宮垂簾聽政,底下的大臣們,有幾個臉色好的,只不過礙於陛下的威嚴,不與本宮為難罷了。”
有人說:“萬箭穿心,習慣就好。”那人還說:“我能禁得住多大詆譭,就能承擔起多少讚美。”
向別人證明自己,遠不如向自己證明自己!
面對流言蜚語,最美的反擊,就是不以為意,一笑置之,努力把自己活得更好!
小順道:“陛下是真心護著娘娘!”
武雲昭點了點頭,心道:“小皇帝對我有情,我救了他的命,算是對他有義,扯平了!”
小順問道:“娘娘,奴才讀書少,您給解釋、解釋,這句詩什麼意思?也讓奴才學學。”
武雲昭道:“好吧,左右無事,多與你講講。咱們先下去,回立政殿一趟,邊走邊講,忙了一天,總得換換衣裳。”
次日,朝議之後,武雲昭先去太后那裡走了一趟,說明內中情由,然後又去看望熊嚴,再然後進入御書房,正大光明地批改奏摺。
如此安安穩穩,忙中有序地過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