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雲昭安排大能分享經驗一事,是心血來潮,也是有長遠考慮的。
這事情好處多多。
第一,扭轉並樹立司空圖的形象,提高司空圖的聲望;
與魔道有染,絕對是司空圖這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會被時不時翻出來,被拿來攻擊他人品的一點。
誠然,司空圖雖然與魔道有交情,但本身不是大奸大惡之人。
但瞭解一個人需要時間。
瞭解一個人的最好方式是多接觸。
除了身邊人和其他有機會接觸司空圖的人,本界中的其他修士只能透過傳言在心中描繪司空圖的形象。
傳言喜人。
司空圖就是好人的形象。
傳言駭人。
司空圖就是惡人的形象。
傳言中,一個與問月這樣的魔頭頭頭有交往的人如何讓旁人相信他是好的呢。
更何況,這傳言中所述都是事實。
司空圖本身修為高。
礙於他的修為,晚輩自然不敢當著面對他說三道四。
然而,私底下,竊竊私語的人絕對少不了。
只靠震懾,是不能讓司空圖在修士之間的形象改變的。
只有真切地體會到司空圖的人品、性情,修士們才會選擇去相信司空圖。
修士一生為了飛昇拼搏,生怕有人超過自己。
這樣心理的普遍存在令修士這個群體整體表現自私自利的性情。
除了師徒之間,很少會有人將自己的心得拿出來去他人分享。
更多的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是靠著自己慢慢摸索,磕磕絆絆前行的。
這也是修士容易隕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排司空圖傳授經驗,這是給其他修士最真切的好處,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掃清修行路上的荊棘。
司空圖的點撥或許能讓一個修士成功避過不該陷入的困局,從此豁然開朗,道途通順。
雖然俗,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是在理的。
得了好處的修士們,即使一時不能完全認可司空圖,卻也不能不顧這一份授業之情對司空圖懷抱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