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過,細雨來,三月後,四月至。
武明則望天發愁。
二月一場雨之後,再也沒有雨水落下。
田地乾旱,無法耕種。
百姓急。
她作為皇帝更急。
今日準備祭天求雨了。如果不成的話,流言蜚語必會傳開,於為政不利。
武明則道:“天空無雲,晴日萬里,哪裡又下雨的樣子啊。”愁眉更加難展。
玉瑩小聲提醒:“陛下,更衣吧,快到時辰了。”
武明則憂心忡忡地換上禮服,走向祭壇。
兩個時辰後,儀式結束。
武明則再次望天,碧藍天空中,一絲雲彩也無,徹底失望,黯然回宮。
兩天後,流言四起。
令武明則想不到的是,流言所指非她執政不利而指向了武雲昭。
武明則好笑,嘆道:“朕不知該鬆口氣還是•••,唉,說不清啊。”
玉瑩道:“陛下,將三殿下招來問問吧,別是得罪了什麼人。”
武明則忍不住笑出聲。
走到視窗站定,看著驕陽,笑道:“雲昭得罪過的人數都數不清。人人一張嘴。話說出了口,就跟嘴沒關係了。終究是樹大招風啊。”
玉瑩擔憂,道:“可也不能不查啊,陛下,欽天監說過了,依著天象,這個月也費勁,這天下不來雨。此等流言豈不是••••••?”
武明則替玉瑩說完,道:“豈不是置我兒於死地!”
第三天,流言這樣說:三殿下殺戮成性,惹上蒼降罪;
第四天,流言這樣說:幾年前,三殿下前往大椎山帶回的雕像必是邪物,哎呀呀,邪物壓了國脈;
第五天,流言這樣說:三王妃定是妖孽轉世。三殿下將人娶了回來,將妖氣也帶回來啦。老天降罰;
第六天,流言這樣說:三殿下定是斷錯過案子,殺錯了人。人間冤枉不能伸張,老天爺看不過眼,不給下雨啦;
••••••
第十五天,流言已經五花八門。
這日早朝,武明則面沉如黑炭,問道:“外頭如何說的了?”
群臣哪裡敢張口。
武雲昭淡定自若,上前一步,稟道:“回母親的話,外頭人說,只要以兒臣與王妃性命祭告上天,請上天原諒,收回天譴,雨水必落。明嵐將風調雨順,再也不受乾旱洪澇之苦。”
群臣忍不住偷瞧自爆的武雲昭,無不佩服,能把要自己命的話這麼順溜地說出來,真不是簡單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