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朝廷願意幫助這些災民,這一來一去也得好幾個月的時間,可
是封地現在的情況哪裡等得到好幾個月。
面對這一困局,楊雲絞盡腦汁。都沒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連足智多謀的巨遠光和邱澤,都想不到任何辦法。
“雲州城的龍武軍,是大涪常備的邊軍,那裡速來糧草充足。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在那裡借一些糧食。”戚威見眾人都束手無策,猶豫半響之後說道。
“龍武軍當然有糧食,可是龍武軍的統帥蒙武,是陛下最器重的邊關守將。這人脾氣很怪,誰的面子都不會給,要想從他那裡弄來糧食。可能比登天還難啊!”劉遠常在軍中,對龍武軍的統帥蒙武十分了解。
“我也知道,要從龍武軍那裡借的糧食,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這也是我猶豫半天沒有說的原因。”戚威介面說道。
“現在沒有其他辦法,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不能放棄。這樣,你們留在封地,再想一些辦法。我親自去雲州,去會一會蒙武將軍。”楊雲堅決的說道。
楊雲的封地雖然也在雲州,但是距離雲州最大的城池雲州城,還有好幾百裡的路程,他雖然知道蒙武這個人,但是從來沒有和他打過交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因為事情比較緊急,楊雲沒有帶太多的兵馬,只帶著三千貼身侍衛,在戚威和赤木兒保護下,以最快的速度向雲州城趕去。
雲州和楚國比鄰,向來是兩國爭鬥的中心。比起旬陽關,雲州城這邊要難防禦得多,因為這裡地勢開闊,楚國人要從這裡攻入大涪境內十分方便。
所以,大涪便在這兩國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巨大的城池,就是這座邊關大城雲州城。
為了避免楚國人,從這裡攻入大涪境內。雲州城常住擁有二十萬兵馬的大涪勁旅龍武軍,由與勝王場明齊名的龍武軍統帥蒙武,常年鎮守在這裡。楚國兵馬多次進攻,卻始終沒有越過雲州城一步。
而蒙武這人脾氣古怪,向來不和大涪各方面的勢力過多的來往,和朝中大多數大臣的關係都不好。
儘管朝中大臣對蒙武頗有微詞,但是涪皇卻對蒙武十分信任。將他放在這裡,守護最重要的這一座城池,十四年時間一直未將它從這裡調離。
和勝王楊明相比,兩人都是大涪軍事上的兩大基石,但是兩個人的風格卻有明顯的區別。
勝王楊明善攻,敢於冒險,常常以奇制勝,其經典戰役就是當年,楊明親自帶著一萬鐵騎,深入楚國內部,奇蹟般的出現在楚國兵馬的中軍帳,生擒當時楚國的兵馬大元帥隆戈。
而蒙武統軍,卻是向來以沉穩見稱,他奉行穩紮穩打,善於打防守戰。這十多年來,它將這這雲州城守得滴水不漏,讓各路楚將無法越過雲州城半步。
所以在楚國內部,曾經有這個說法,“憾山易,憾龍武軍難!”正因為大涪有勝王楊明和蒙武這兩員一攻一守的統帥,使得國力強於大涪的楚國這麼多年來同大涪作城,沒有討到多少便宜。
和勝王楊明相比,雙方都為大涪立下了霍霍戰功。但從來沒有架子的楊明在大涪軍中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蒙武,在軍中的影響力也大了許多。
為了成功的從龍武軍中借的糧食,楊雲尋訪了許多對蒙武比較瞭解的人。想根據他的興趣愛好,以及從其弱點,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