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依舊白給。
斯古拉:“就差一點兒!就差一點兒啊!”
古爾:“斯古拉將軍莫慌,咱們再試一次!”
斯古拉感激涕零:“謝將軍信任……”
總而言之,諸葛亮和徐晃,把這斯古拉演得不要不要的。
……
而正當斯古拉深陷“就差一點兒”的假象之時。
前線卻發生了一些不太正常的事情……
王維下達了退兵令。
能看到,隨著王維下達命令,熊谷關後方堆積計程車兵們,開始有序向君臨城的方向撤退。
當然,以熊谷關這個操蛋的地形,300w大軍撤出去250w,也不會對熊谷關的戰局造成什麼影響……
而這一幕,也落入了成吉思汗的眼中。
“這又是什麼操作?”
對於王維的撤兵之舉,成吉思汗是奇怪的。
說好的絞肉機呢?說好的在熊谷關分出勝負呢?
你這莫不是要跑?
呸,你個渣男!
整整四天時間!他沒等到王維大招持續時間結束,反而先等到了王維的撤軍。
當然,對於王維的舉動,成吉思汗和木華黎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皇太極快到了,因此,王維也撤了。這是個明智的決定,一旦皇太極抵達之後,率軍開闢第二戰線,王維短時間內湊不出太多可戰之兵。現在將熊谷關駐守的將士們調離出去,讓他們伺機而動,這不失為是一種極好的選擇。”
這是木華黎的見解——很有道理。
“還有一點,他的大招時間可能快結束了,再加上皇太極抵達,我們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他心知守不住熊谷關,所以主動放棄了此地。”
在戰爭中,戰略縱深是個極大的優勢——甚至比天險關隘還要大!
在我的地盤打仗,你的後勤補給線會被拉長,而我的補給線會縮短,再加上我還有群眾基礎。
在成吉思汗看來,這可能也是王維做出這種決定的因素之一——轉換戰場,從而獲得比在熊谷關更大的地利優勢。
成吉思汗阻止不了王維的退兵,畢竟熊谷關還有將士鎮守。
想了想,成吉思汗甚至還“幫”了王維一馬。
他叫停了對熊谷關的進攻。
這一幕倒是讓王維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