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者,需知人善用。
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全才,更不會有全能之人,想要管理好一個國家,為君者其實只需要做好兩點。
有一雙能發現人才的眼睛。
然後,將合適的人才調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其實原本,亞瑟這兩點做的都算不錯——好歹他也是開國之主,總有些過人之處。
但現在有個問題——他手上沒人才了……
這不僅僅是他對古爾委以重任的緣由,也是他接下來一系列表現的根本原因。
“在域外,王維還有個大敵!一個遠比王維更強的大敵……而且這個大敵跟我的關係,嗯,怎麼說呢,不太一般,你可以把那個人當成是我們的盟友。”
亞瑟有一說一,對諸葛亮吐露出了實情。
而諸葛亮,雖然已經知道了這一系列事情的前因後果,卻還是做出驚愕狀。
“此事陛下怎麼不早說?”
亞瑟苦著臉不做回答——他還能告訴手下人,自己認了個野爹?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陛下,這可是咱們的大好機會啊!”
亞瑟來了興趣。
“這話又怎麼說?”
“陛下,實話實說,咱們現在的實力,跟王維的差距有點兒大……且域外之門就在國都附近,一旦王維一不做二不休,滅國恐怕就在眼前!”
“在這種情況下,韜光養晦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一點……平穩發育的情況之下,強者往往會進步的更快!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意外因素的話,王維的成長速度,會比咱們快很多。我們變強了一倍,王維就會變強兩倍!發展到最後,結果其實是沒區別的。”
這話有道理。
但亞瑟很聰明的發現了這句話中的漏洞。
“我們不是在韜光養晦,我們這叫坐山觀虎鬥。”
“是的,咱們是坐山觀虎鬥,但誰能保證那王維不會一不做二不休,先拿咱們開刀?誰又能保證咱們的盟友再幹掉了王維之後,不會調轉兵鋒,直接推平了咱們?”
這些東西,亞瑟可做不了任何保證。
“且陛下應該明白,所謂的盟約,只是一些廢紙,利益面前這些東西根本就沒什麼卵用。”
這句話稍稍點醒了亞瑟。
他雖然認了成吉思汗為乾爹,但到現在為止,成吉思汗對亞瑟依舊是一副欲求欲取的姿態,當他跪倒在成吉思汗面前的那一刻起,兩人之間的關係便再不平等。